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陰包 陰包 yīnbāo 足厥陰肝經穴。在股骨内上髁上四寸。因其主治腹部諸疾及胞宫病,故名。始見於晉代典籍,沿稱至今。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陰包,在膝上四寸股内廉兩筋間……刺入六分,灸三壯。”清·廖潤鴻《針灸集成·足厥陰肝經》:“陰包,主治腰尻引小腹痛,小便難,遺尿,月水不調。” 阴包经穴名。代号LR9。出 《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股骨内上踝上4寸,当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一说“在股内廉膝上三寸,横直阴市”(《针灸集成》)。布有股前皮神经及闭孔神经前支,深层外侧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通过。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溺,尿闭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 或艾条灸5~10分钟。 阴包yīnbāo经穴名。代号LR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大腿内侧,腘横纹头直上4 寸, 股内侧肌与缝匠肌之间凹陷处。主治月经不调、尿失禁、尿潴留等。直刺1. 5 ~ 2 寸。灸3 ~ 5 壮或5 ~ 10分钟。 阴包 阴包Liv9Yinbao足厥阴肝经穴。首见《甲乙经》。位于股内侧,腘横纹内侧端曲泉穴直上4寸凹陷处。正坐或仰卧取之。相当于股内侧肌与缝匠肌之间,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并有股前皮神经和闭孔神经浅、深支。本穴位置另说有二: ❶横直阴市; ❷在血海穴上1寸。一般直刺1~1.5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主治肝肾、少腹、前阴等疾患,如月经不调,小便不利,少腹疼痛,癃闭,遗溺,腰痛,股内生疮等。现又多用以治疗痛经,尿失禁,腰骶神经痛等。 ☚ 曲泉 足五里 ☛ 00001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