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陽輔 陽輔 yángfǔ 足少陽膽經穴。在外踝尖上四寸,當腓骨前緣。陽,指外側;輔,指輔骨,即腓骨。因其在輔骨外側前緣,故名。主治下肢痿痹、疼痛,目外眦痛,瘰癧。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本輸》:“行於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絶骨之端也,爲經。”《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陽輔主治膝痠痛,腰間溶溶似水浸,膚腫筋攣諸痿痹,偏風不遂灸功深。” 阳辅经穴名。代号GB38。出《灵枢·本输》。别名分肉、绝骨。属足少阳胆经。经 (火)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当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凹陷处。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主治偏头痛,目外眦痛,胸胁痛,腋下肿痛,瘰疬,脚气,腰腿痛,下肢麻痹,以及坐骨神经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 或艾条灸5~10分钟。 阳辅Yang fu系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针灸穴位。此穴位于外踝尖向上4寸,微向前,当腓骨前缘,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施针时直刺0.5~1寸。主治偏头痛、外眼炎症、胸肋痛、下肢外侧痛、肛门疾病等。 阳辅yángfǔ经穴名。代号GB38。出《灵枢·本输》。别名分肉。属足少阳胆经。经穴。位于小腿前外侧, 外踝上4 寸, 腓骨前缘处。主治偏头痛、腰腿痛、下肢麻痹等。直刺1 ~1. 5 寸。灸3 ~5 壮或5 ~10 分钟。 阳辅 阳辅G38Yangfu足少阳胆经穴。首见《灵枢·本输》。别名绝骨、分肉。本经经穴。位于外踝尖上4寸,腓骨前缘凹陷处。正坐或侧卧取之。相当于趾长伸肌与腓骨短肌之间; 有胫前动、静脉分支;并有腓浅神经。 一般直刺0.5~1寸。针后局部痠胀。艾炷灸3~7壮;艾卷灸5~15分钟。 主治头、胸胁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偏头痛,口苦,腋肿,瘰疬,胸胁痛,腰痛,膝关节痠痛,脚气,足冷,下肢痿痹等。现又多用以治疗高血压,颈淋巴结结核,腋窝淋巴结炎,坐骨神经痛,腓肠肌痉挛等。 实验研究表明: 针刺家兔“丰隆”、“阳辅”部位,可使痛阈明显提高; 同时,脑内5-羟色胺含量显著增加和脑内谷氨酸含量明显下降。 ☚ 光明 悬钟 ☛ 000014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