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阳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阳谷

阳谷yánggǔ

━┃ 即旸谷,神话传说为日出浴之地。指代太阳。唐·刘商《金井歌》:“瑞雪不散抱层岭,阳谷霞光射山顶。”

☚ 阳灵   阳轮 ☛
阳谷

阳谷

县名。隋开皇十六年始置,至今仍有阳谷县。宋属东平府,明归兖州府的东平州管辖。《水浒》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发生在阳谷县,武松是清河县人。《金瓶梅词话》中的武松是是阳谷人,而故事则搬至清河县。阳谷属东平府。例见第一回。

☚ (一)地理   清河 ☛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陽谷
陽谷  yánggǔ

手太陽小腸經穴。在手腕尺側鋭骨下陷中。因其位於手外側,其處形如山谷,故名。主治癲狂妄言,目眩,痔瘻。始見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本輸》:“行於陽谷。陽谷,在鋭骨之下陷者中也,爲經。”《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陽谷主治頭面病,手膊諸疾有多般,兼治痔漏陰痿疾,先針後灸自然痊。”

阳谷

山南面的水道,也指其流水。姚鼐《登泰山记》:“~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太阳

太阳

日(日母;日君;日乌;日球;日阳;日驭;日御;日魂;日精;日轮;日影;日头;日毂;日镜;日宫;日珠;日车;日辔;天日;白日;昼日;火日;老日;红日) 阳(阳光;阳乌;阳谷;阳辔;阳神;阳婆;阳日;阳羽;阳灵;阳宗;阳魂 阳精;阳轮;阳晖;阳辉;阳曜;翔阳;天阳;朱阳;火阳;极阳;红阳;闿阳) 曜(曜灵;干曜) 乌(乌阳;乌轮;乌焰;乌踆;踆乌;金乌;赤乌;织乌;渴乌;旸乌;灵乌;~飞兔走) 羲(羲景;羲阳;羲轮;羲驭;羲庭;羲曜;羲御;羲和;朱羲) 曦(曦仪;曦车;曦轮;曦轩;曦曜;曦辔;朱曦;车曦;晴曦) 暾 炎(炎驭;炎精;炎烛)景(远景;白景) 晶(日晶) 晹(晹乌;旸鸦) 毁 干(干曜) 火精 红轮 飞轮 金虎 金鸦 金鸡 金轮 金蟾 金镜 金锣 金盆 金钲 丹灵 耀灵 灵曜 灵辉 朱明 大明 利眼 丹景 六龙 织鸦 踆鸦 红旭 赤鸦 赤盖 赤萍 赤帜 轩龙 龙驭 烛龙 利眼 东君 天晷 轮形 祥轮 灵辉 灵晖 朝光 升光 扶光 扶木 扶桑 升扶 玄晖 明离 重离 离明 龙烛 黄道 高圆 飞辔 明两 丙火 泥珠 悬珠 三足(三足乌) 龙车 赤瑛盘 濯曜罗
太阳的美称:璧日
道教称太阳:圆光蔚 圆罗曜
太阳和月亮:日月 重光 重曜 干坤昭回 双丸 双曜 灵曜 乌兔 乌蟾 羲舒 羲娥 阴羲 曦月 曦舒 浮明 璧丽 两明 高明 两轮 二轮 二明 二景 二纪 悬景 金盘 蟾踆 雄雌 白兔赤乌 日居月诸 金乌玉兔 东乌西兔 银轮玉兔 飞乌走兔 飞乌驰兔 日兄月姐
迅疾来往的日月:双梭
日月圆的样子:规规

另见:阳光 照耀 光影 太阳运行 日月出没地

☚ 太阳   各种太阳 ☛

阳谷

经穴名。代号SI5。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经(火)穴。位于手腕尺侧缘,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凹陷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腕背侧动脉。主治头痛目眩,耳鸣耳聋,目赤肿痛,齿痛颔肿,癫狂瘈疭,腕关节疾患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阳谷

阳谷

县名。秦时为东阿县。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阳谷县。地处山东西部、黄河北岸,东滨大运河,邻接河南省。农产以小麦、杂粮、棉花为主。阳谷县阿城镇为“阿胶”产地,至今已有2000多年生产历史,素有“真胶”、“贡胶”之称。土特产还有乌枣,俗称“焦枣”。名胜古迹有仰韶文化遗址、因《水浒》英雄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的传说而闻名的景阳岗和狮子楼、东阿故城遗址、历代取水煮胶的“阿井”、迷魂阵、海慧寺等。

☚ 阳信   牟平 ☛

阳谷yánggǔ

经穴名。代号SI5。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经穴。位于腕背横纹尺侧端, 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腮腺炎、腕关节疾患。直刺0. 5 ~1寸。灸5 ~10 分钟。

阳谷

阳谷SI5Yanggu

手太阳小肠经穴。首见《灵枢·本输》。本经经穴。位于手腕部尺侧缘,腕背横纹尺侧端凹陷中,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处。伏掌取之。相当于尺侧腕伸肌腱尺侧缘,有腕背侧动脉;并有尺神经的手背支。
一般直刺0.3~0.5寸。针后局部痠胀或向小指、肩部传导。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
本穴是临床常用的穴位。主治外感热病,头面、五官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热病汗不出,寒热,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目眩,龋齿痛,舌强,颈颔肿,胸胁痛,癫疾狂走,妄言,小儿瘈疭,肩痛不举,臂、腕外侧痛等。现又多用以治疗腮腺炎,肋间神经痛,腕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 腕骨   养老 ☛
0000131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