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阳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阳溪徐灿,字文华,后更字本充,号阳溪,明奉新人。嘉靖十六年举人。尝馆于严嵩家。一日,嵩与朝官宴,方献酬,客皆跪受爵,灿遂慨然辞归。灿平生喜讲良知之学,故文皆质俚,诗亦浅俗易懂。著有《阳溪集》六卷。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四肢部 > 經穴 > 陽溪 陽溪 yángxī 亦稱“中魁”。手陽明大腸經穴。在腕上橈側兩筋間。因手背爲陽,筋骨間凹陷類似山溪,其居腕背二筋之間凹陷處,故名。主治頭痛,牙痛,腕痛。其穴始載於秦漢典籍,達於當代。《靈樞經·本輸》:“陽溪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爲經。”晉·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卷三:“陽溪者,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側兩筋間陷者中。手陽明脈之所行也,爲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陽溪主治諸熱證……頭痛牙痛咽喉痛,狂妄驚中見鬼神。” 阳溪经穴名。代号LI5。出《灵枢·本输》。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经(火)穴。位于腕关节桡侧,拇指上翘时,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中;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拇指尽处是穴。布有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桡动脉本干及其腕背支。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咽喉肿痛,耳聋,手腕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图62)。 图62 阳溪 阳溪手阳明大肠经穴。取穴:在腕背处,拇指上翘时肌腱间凹陷中(见图2-1-2)。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齿痛、咽喉肿痛、手腕痛。刺灸法:直刺0.3~0.5寸。局部麻胀。艾炷灸3壮;艾条灸5~15分钟。 ☚ 鱼际 尺泽 ☛ 阳溪yángxī经穴名。代号L15。出《灵枢·本输》。别名中魁。属手阳明大肠经。经穴。位于腕背桡侧, 拇指上翘时, 在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处。主治头痛、目赤痛、牙痛、腕关节疾患。直刺0. 5 ~0. 8 寸。灸3 ~5 壮或5 ~10 分钟。 阳溪 阳溪LI5Yangxi手阳明大肠经穴。首见《灵枢·本输》。本经经穴。 阳溪 ☚ 合谷 偏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