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遗址
在市西南70公里的红山口。阳关因位于玉门关之南而得名。阳关城南有南湖绿洲,为河西走廊最西端较大绿洲,面积约16平方公里;以西有鄂博头泉及亩半泉;北面山岗上有保存完好的汉代烽燧,离烽火台不远的沙滩,可以拾到大量汉代文物,如五铢钱、铜箭头、陶片等古董,故名古董滩。阳关置于汉,系古代丝绸南路必经关隘。在那珠宝东来、丝绸西去的年代里,它和玉门关一起,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阳关大道”被用来比喻康庄光明之路。人们又常于此为西行者送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遂成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绝唱。宋以后因海道交通取代陆道,关遂废,遗址今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