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蟲 > 葛上亭長 葛上亭長 géshàngtíngzhǎng 芫菁科昆蟲豆芫菁之全蟲。主治經閉,癥瘕,積聚,瘻腫。南朝梁·陶弘景《名醫别録·下品·葛上亭長》:“味辛,微温,有毒。主治蠱毒,鬼疰,破淋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二·葛上亭長》引陶弘景曰:“此蟲黑身赤頭,如亭長着玄赤幘。” 葛上亭长药名。出《名医别录》。又名豆斑蝥、鸡冠虫。为芫青科动物豆芫青Epicautagorhami Mars.的全虫。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辛,微温,有毒。逐瘀,破积。治闭经,癥瘕积聚,瘘肿。米炒后煎服:1~2枚,或入丸、散。体虚者及孕妇忌服。含斑蝥素。斑蝥素对多种移植性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延长实验动物存活时间,对皮肤、黏膜有发赤、发泡作用,中毒量主要伤害肾小管。 葛上亭长gě shàng tíng cháng《本草纲目》虫部第40卷葛上亭长(14)。药名。 【基原】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或黄黑小斑蝥m.cichorii L.的虫体。 【性味】辛,微温,无毒。 【功用主治】 ❶《别录》:“蛊毒鬼疰,破淋结积聚,堕胎。” ❷《本草纲目》:“通血痹癥块鬼胎。余功用同斑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