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阳侯之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阳侯之波典源出处 《楚辞》屈原 《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王逸注:“阳侯,大波之神。”《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 其国近水,㲻 (ni) 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 阳侯之波典源出处 《楚辞》屈原 《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王逸注:“阳侯,大波之神。”《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高诱注:“阳侯,陵阳国侯也。 其国近水,㲻 (ni) 水而死。其神能为大波,有所伤害,因谓之阳侯之波。” 释义用法 传说阳侯是古代一诸侯,溺死于水,化为水神,能兴波作浪。后以此典指水神; 或借指风浪。 用典形式 【阳侯】 南朝陈·张正见:“何言沉璧处,千载偶阳侯。”唐·韩愈:“路暗执屏翳,波惊戳阳侯。”唐·王毂:“五岳翠干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 【波神】 唐·元稹:“织女云桥 断,波神玉貌融。” 【阳侯伏】 清·纳兰性德:“江清冯夷俯,海静阳侯伏。” 【阳侯波】 金·元好问:“我欲横江斗蛟鼍,万弩迸射阳侯波。”清 ·黄景仁:“中流忽然怒飙作,天吴驾浪阳侯波。” 【傲阳侯】 唐·李白:“谑浪掉海客,喧呼傲阳侯。”宋 ·黄庭坚:“今日伐鼓出,棹歌傲阳侯。” 【鼓波阳侯】 唐 ·白居易:“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衆水 > 陽侯之波 陽侯之波 yánghóuzhībō 大波。陽侯,陵陽國之侯。傳說其溺水而死,爲水神,能興大波以作崇,因以代稱大波。或說,陽侯爲古諸侯,有罪投江死,其神興水波。《戰國策·韓策二》:“塞漏舟,而輕陽侯之波,則舟覆矣。”《淮南子·覽冥訓》:“武王伐紂,渡于孟津,陽侯之波逆流而擊。”高誘注:“陽侯,陵陽國侯也。其國近水,溺水而死。其神能爲大波,有所傷害,因謂之陽侯之波。” 阳侯之波yáng hóu zhī bō神话传说古代阳陵国君溺死于水为水神,其神能为大波。后称汹涌的波涛为“阳侯之波”。《战国策·韩策》:“舟漏而不塞,则舟沉矣。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则舟覆矣。”《淮南子·览冥训》:“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之波,逆流而击。”汉·刘向《说苑·杂言》:“处广水之中,当阳侯之波。” 阳侯之波yánɡ hóu zhī bō指汹涌的波涛。参见“阳侯之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