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武器系统fangkong wuqi xitongair defense weapon system
对各种空袭目标实施拦截的各种武器和设备构成的系统。它包括的分系统有:预警,探测与目标识别,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C3I),拦截和地面支援等分系统。拦截分系统包含地(舰)空导弹、高炮、歼击机以及各种软硬杀伤装备。
防空武器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和复杂的系统。为了及时拦截空袭目标,必须通过预警系统及早发现目标。预警装备包括地面预警雷达网、空中预警机和高空预警卫星等。尤其是拦截进攻性导弹,对预警系统的技术要求十分高。例如,为了准确地拦截,必须首先通过探测系统对预警提供的目标进行识别认定,并精确地确定目标的位置。随着武器拦截空域的扩大和空袭目标数量的增加,对探测雷达的作用距离、功能与性能指标、抗干扰能力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精确命中并摧毁目标,必须有制导精度高、机动能力强、控制准确和杀伤威力大的导弹。随着目标性能的提高,对防空导弹的速度、加速度、射程、机动过载和命中精度要求也愈来愈高。为了保证参与防空作战的各种武器和设备的有机配合、协调工作和连续作战,以发挥系统的最佳作战效能,还必须有自动化程度高、反应迅速、工作可靠的C3I系统和地面支援(或后勤保障)系统。上述系统涉及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是建立在先进的工业生产和科研试验基础之上的综合性产品。因此,防空武器系统的先进程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与科研水平的高低。
防空武器按照拦截空域(即射程和射高)可分为低空超低空、中低空和中高空防空系统;按照使用方法与作战功能可分为固定与半固定的区域防空系统和机动作战的野战防空系统。然而,对于防空导弹本身,还可以有其他分类方法,例如,按发射方式、载体、制导方式和打击目标等来分类。
防空导弹是20世纪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反飞机武器,在40多年中发展了三代,已经形成了能对付各种空袭目标(包括飞机、导弹和直升机等)的系列化有效武器,是防空作战的主要武器。由于空袭目标的性能与突防技术不断发展,防空导弹及其辅助设备也愈来愈复杂和庞大。20世纪80~90年代美国的典型防空武器系统是陆军的“爱国者”和海军的“宙斯盾”导弹。50年代末中国开始发展防空导弹系统,如后来大量装备部队的“红旗二号(甲)”。
从80年代中叶开始,针对攻防技术的发展,防空逐步向体系化发展。即以多传感器、多武器、多方向和多层次及软硬结合、综合对抗为特征,促使防空武器系统向着自动化、模块化、灵巧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形成各种武器综合作战的防空武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