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地区博物馆
1958年建馆,位于阜阳市清河东路。隶属阜阳行署文化局。1963年,郭沫若为馆题写馆名。该馆占地14.5亩,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主楼为3层,上层200平方米作藏品库房,一、二层1000平方米作陈列展厅;附楼16间520平方米作办公室。设保管部、陈列部、资料室、办公室。现有职工15人,其中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2人。
馆藏文物1万余件,分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古生物化石3大类。以汉代文物为其主要特色,尤以西汉汝阴侯墓出土我国最早的天文仪器六壬栻盘、太乙九宫占盘、28宿圆盘和西汉竹简《苍颉篇》、《诗经》、《周易》最为珍贵。还有玉器中的战国玉舞人、西汉崖墓出土玉人和描金铜座玉杯;陶瓷中有东汉绿釉四层陶戏楼、宋代白地黑花虎形瓷枕、金黑花五足瓷灯、元刻花四系黑釉瓷瓶;古钱币中有战国金版“郢爰”、东汉“建武二年”五铢钱母范、新莽“大泉五十”钱母范;古印章多达百余件,种类丰富,珍品众多。有战国、西汉、金代官印、私印、整印、琉璃印等。
建馆以来举办过的基本陈列有“阜阳地区古代史”、“汝阴侯墓出土文物展”、“阜阳党史陈列”等。每年参观人数3万多人次。研究著作有《阜阳汉简诗经研究》,《阜阳汉简》专著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员在全国和省级刊物上发表数十篇学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