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闻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闻捷1923—1971

江苏丹徒人
中共党员。诗人。曾任新华社西北总社采访主任,《文艺报》记者,作协兰州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和上海分会理事等职。出版有《东风催动黄河泪》、《祖国!光辉的十月》、《复仇的火焰》等。
原名:赵文节
笔名:闻捷
别名:巫之禄、巫咸、赵闻捷

闻捷

闻捷传 奚楚明等编 中国革命名人传第1集第133页


闻捷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闻捷专集
原作协理事、作协上海分会理事、著名诗人闻捷
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在沪举行
 复旦大学中文系编印1979年版327页,福
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65页
解放日报1979年1月16日、文汇报1979
年1月17日
火、为祖国、为人民——怀念闻捷同志
延安友谊——忆闻捷
清凉的怀念
杨文林等
汤 洛
李 季
甘肃日报1979年1月23日
甘肃日报1979年3月13日
战地1978年1期,中国新文艺大系
1976—1982散文集(第二辑)第161页、
作家的怀念第146页,泪雨集(乙编)第
255页
悼念闻捷
闻 捷
闻 捷
哈 华
林曼叔等
诗刊1978年4期,泪雨集(乙编)第269页
*中国当代作家小传第171页
中国现代作家与作品(沈阳)第69页
闻捷传略
闻捷轶事一束
闻捷小传
赵咏梅
纪 迅 冷 城
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下)第333页
丹徒文史资料第2辑第46页
往事与哀思第401页

闻捷

故人入我梦
忆闻捷
关于诗人闻捷
怀念闻捷同志
怀念我们的好爸爸——闻捷
闻捷在家乡
清凉山的怀念
闻 捷(1923—1971)
袁 鹰
芦 芒遗作
鲁秋桦
杨文林等
赵咏桔等
周 适等
李 季
京 声 溪 泉
解放日报1978年12月14日
解放日报1979年2月25日
文艺报1987年2月7日
甘肃文艺1979年2期
甘肃文艺1979年5期
雨花1980年1期
往事与哀思第402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358页
闻捷

闻捷1923—1971

诗人。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人。抗战初期参加救亡演剧活动。1940年到延安,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后在陕北文工团工作,创作秧歌剧等。1945年任《群众日报》编辑、记者,参加了解放西北的战斗。1949年随军到新疆。历任新华社西北总社采访主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兰州分会副主席。1956年出版诗集《天山牧歌》,是其成名作。反映巴里坤草原反叛乱斗争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共三部)是其代表作。他的抒情诗细腻精巧,富有田园牧歌风味;叙事诗格调高昂、场面壮阔,富有史诗气魄。另有诗集《祖国!光辉的十月》《河西走廊行》《生活的赞歌》等。有《闻捷诗选》。

☚ 曲波   徐进 ☛
闻捷

闻捷1923.6.12——1971.1.13

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禄、巫咸。江苏丹徒人。幼时家贫,曾当过学徒。抗战爆发后,在武汉参加平津流亡学生组织的华北宣传队。1940年去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41年参加西北文工团,演出《孙万福回来了》、《北京人》等剧。1943年创作秧歌剧《加强自卫队》。1945年任《群众日报》编辑、记者组组长,写了许多战地通讯、短篇小说、特写、散文、诗歌。1949年出版了反映陕甘宁边区土地革命的大型歌剧《翻天覆地的人》。建国后主要从事诗歌创作,历任新华社西北总社采访部主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文艺报》记者、中国作协兰州分会副主席,是中国作协理事。创作有诗集《复仇的火焰》、《天山牧歌》、《东风吹动黄河浪》等。

☚ 洪深   洛丁 ☛
闻捷

闻捷

宋苏轼的七言绝句。诗前有题记。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命种谔等五路军合攻西夏,种谔取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夏州(今内蒙白城子)、银州(今米脂西北),于无定川大败西夏兵8万人,捷报传到京师,宋神宗“喜动颜色,群臣朝贺”。苏轼得到陈慥传来种谔胜利的捷报,写下了这首七绝: “闻说官军取乞誾,将军旗鼓捷如神。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乞誾即乞银城,鲜卑语称马为乞银,即宋代的银州。无定河即无定川,源于内蒙鄂尔多斯境,经陕西榆林、米脂入黄河,种鄂在此破夏兵8万人,诗中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但谁也没有料到十一月后战局迅速逆转,五路兵马先后溃归。

☚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   闻洮西捷报 ☛
闻捷

闻捷

宋苏轼的七言绝句。诗前有题记。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命种谔等五路军合攻西夏,种谔取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夏州(今内蒙白城子)、银州(今米脂西北),于无定川大败西夏兵8万人,捷报传到京师,宋神宗“喜动颜色,群臣朝贺”。苏轼得到陈慥传来种谔胜利的捷报,写下了这首七绝: “闻说官军取乞誾,将军旗鼓捷如神。故知无定河边柳,得共中原雪絮春。”乞誾即乞银城,鲜卑语称马为乞银,即宋代的银州。无定河即无定川,源于内蒙鄂尔多斯境,经陕西榆林、米脂入黄河,种鄂在此破夏兵8万人,诗中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但谁也没有料到十一月后战局迅速逆转,五路兵马先后溃归。

☚ 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   闻洮西捷报 ☛
闻捷

238 闻捷1923—1971

当代诗人。原名赵文节。江苏省丹徒县人。小学毕业后在南京某煤厂当学徒。抗战后流亡武汉,参加抗日宣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到延安西北文工团工作,后到陕北公学学习。1944年开始写通讯、散文、诗歌、剧本。1945年在《群众日报》任编辑等职,后参加解放西北的战斗。1949年随军到新疆在新华社西北总社任采访部主任,1952年任新疆分社社长。其间写成诗集《天山牧歌》中的诗篇。1953年任《文艺报》记者、中国作协理事及上海分会理事。1958年任作协兰州分会副会长,写出《东风吹动黄河浪》、《河西走廊行》等诗集,以及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1960年以后曾出国访问,与袁鹰合著诗集和散文集出版。“文革”中被迫害致死。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闻捷诗选》。

☚ 李季   主要文体流变 ☛
闻捷

闻捷1923—1971Wen Jie

当代诗人。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县人。1940年到延安。1949年随军到新疆,任新华社西北总社采访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这一时期的生活体验使他写成和出版了诗集《天山牧歌》和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以后曾在东南沿海和甘肃等地深入生活,出版了诗集《祖国,光辉的十月》、《河西走廊行》、叙事诗《东风催动黄河浪》等。另外,还出版有诗选集《生活的赞歌》、《闻捷诗选》,以及与袁鹰合写的国际题材的诗集《花环》、散文集《非州的火炬》等。
闻捷的诗多抒写西北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感情真挚、强烈,格调明朗、诙谐,富于生活情趣。其中影响较大的爱情诗,往往把爱情描写同建设新生活的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诗的构思精巧、别致,多从生活中摄取有意义的片断,注重生活场景的描写和人物心灵的刻画,加上抒情气氛的渲染,使得意境优美,耐人品味。在诗体形式上,惯用半自由体写作,诗节、诗行大体整齐,押韵而没有严格的限制,节奏悠扬、徐缓。这种诗体与牧歌式的情调相匹配,和谐自然,显示出清新、明丽、柔美、抒情的风格特色。《苹果树下》、《舞会结束以后》、《夜莺飞去了》、《种瓜姑娘》等都是他有代表性的诗作。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第一部《动荡的年代》,第二部《叛乱的草原》)写的是解放初期聚居在巴里坤草原的哈萨克人从怀疑、反对,到拥护共产党的历史过程,记载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梦幻和末路。同时,也描写了旧社会哈萨克人的悲惨生活,以及毛主席的民族政策给他们带来的光明。这部诗篇幅巨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堪称“诗体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既注意外貌的描写,又注意内心的刻画,还有典型的自然环境的烘托。章法细密,色彩浓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 李瑛   邵燕祥 ☛

闻捷1923—1971

诗人。江苏丹徒人。1944年开始写作。1949年随军到新疆,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创作了著名的诗集《天山牧歌》。1958年开始创作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作品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清新,语言洗练,章法严谨,音韵和谐。有的已翻译到国外。

闻捷

闻捷1923~1971

现当代诗人。原名赵文节。江苏丹徒县人。少年时代在煤厂当学徒,抗战爆发后流亡到武汉参加救亡活动。1940年去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并开始创作诗歌、小说和剧本。后随军至西北从事新闻工作。1957年起成为专业作家。主要作品有歌颂新疆各民族美好生活的抒情诗集《天山牧歌》、描写西北少数民族特有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风貌的长篇叙事史诗《复仇的火焰》。后者原计划写3部,但只完成前两部《动荡的年代》(1959)和《叛乱的草原》(1962)。其作善于吸收和借鉴少数民族诗歌艺术的养分,富于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题材独特,意境优美,描绘生动、别致。

☚ 路翎   林斤澜 ☛
0000644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6: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