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闻喜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闻喜宴

唐制,进士放榜,集钱大宴于曲江亭子,称曲江宴,亦称闻喜宴。后唐明宗天成二年诏命新进士闻喜之宴,年赐钱四百贯。宋太宗端拱元年从知贡举宋白议,遂明定由朝廷置宴,皇帝及大臣赐诗以示宠异,遂为故事。因设宴曾在琼林苑,故至明清赐新进士宴称琼林宴。-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三《燕名》、宋王栐《燕翼贻谋录》一及《宋史·选举志》一。

古代名物 > 教育類 > 科舉部 > 聚會宴飲 > 聞喜宴
聞喜宴  wénxǐyàn

原爲唐代新及第進士曲江宴會的一種,由進士集錢自辦。五代時聞喜宴有時由朝廷舉辦。宋太宗時定制,聞喜宴由朝廷賜辦,進士簪花,皇帝及大臣賜詩,以示寵異;因置宴於瓊林苑,故又稱瓊林宴。《宋史·司馬光傳》:“光寳元初中進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華靡,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列語之曰:‘君賜不可違。’乃簪一枝。”清·徐松《登科記考》卷二十六引宋·李燾《續通鑑長編》:“唐時,禮部放榜之後,醵飲於曲江,號曰聞喜宴。五代多於佛舍名園,周顯德中官爲主之。”參見本類“瓊林宴”。

闻喜宴

唐宋朝廷特赐新进士及诸科及第者之宴会。赐宴之举,始于唐。唐贡举礼部放榜、关试之后,新及第进士大宴于城东南的曲江。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十二月敕:新及第进士有闻喜宴,朝廷赐钱四百贯。宋沿设。闻喜宴分为两日,先宴进士,请丞郎、大两省;再宴诸科,请省郎、小两省。太平兴国二年(977),设宴于开宝寺,命中使典领,皆赐绿袍靴笏,太宗亲自赋诗赐之,进士以下及第者,分别赐以官职。旋改赐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开宴日,侍从以上官员和馆职、知举官皆命押宴。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直史馆以上皆赴宴。是日,皇帝赐新及第进士御制诗一首或御书《大学》、《儒行》等一篇,并赐花一枝。宴罢,新及第者题名刻石于贡院。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改宴于礼部贡院。元以后,改称“恩荣宴”。明清亦有沿称为“琼林宴”者。

闻喜宴

闻喜宴

唐宋时朝廷特赐新及第进士及诸科举人的宴会,又称“琼林宴”。唐代贡举礼部放榜、关试之后,新及第进士凑钱大宴于城东南的曲江,并请教坊派乐队演唱助兴。后唐新及第进士有闻喜宴,朝廷赐钱四百贯。宋制,“闻喜宴分为两日:宴进士,请丞郎大两省;宴诸科,请省郎小两省。”(《宋史·选举志一》)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年),设闻喜宴于开宝寺,命中使典领,皆赐绿袍靴笏。太宗亲自赋诗赐之。八年,改赐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闻喜宴一般由近上内臣或知举官押宴,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直史馆以上皆赴,是日皇帝赐新及第进士御制诗一首或御书《大学》、《儒行》等一篇,并赐花一枝。宴罢,新及第进士题名刻石于贡院。南宋时,改赐宴于礼部贡院。元代以后,改称 “恩荣宴”。参见 “恩荣宴”条。

☚ 曲江会   恩荣宴 ☛

闻喜宴

自唐高宗神龙年间起,进士及第者皆于曲江亭子游宴。由于该宴在关试之后,宴后即分赴行在,故曰闻喜宴。因宴于曲江亭子,故又叫曲江会。宋代曾宴于琼林苑,故又称琼林宴。后世泛称新科进士的宴会为琼林宴。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