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闸门控制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闸门控制理论sluicecontrolling theory亦称“阀门控制说”。一种较有影响的脊髓中枢神经冲动竞争的痛觉学说。与痛觉特异说和模式说相对。由梅尔扎克( R.Mezack)和沃尔(P.Wall)于1965年提出。假设细小的感觉纤维传递痛觉,并能使处在脊髓中的T细胞兴奋。T细胞传递的冲动在皮层被感觉为痛。但直径粗大的感觉纤维抑制T细胞的活动。当小纤维的冲动微弱而大纤维的冲动强时,则T细胞被抑制。反之,当纤维的冲动强时,T细胞则被兴奋,冲动则可通过T细胞传向中枢,从而产生痛觉。该学说可以解释幻肢痛觉。
闸门控制理论 闸门控制理论gate control theory亦译“闸门控制学说”。加拿大神经生理学家麦扎克(Ronald Melzack, 1929— )1973年提出的关于痛觉机制的理论。认为脊髓中有一个控制痛觉信息传向大脑的闸门。外周神经冲动进入脊髓后,传向三个系统: (1) 后角的胶质细胞区(SG);(2) 后角的第一级中枢传递细胞(T细胞);(3) 经后索纤维投射到脑。疼痛是由上述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决定的,其中主要取决于T细胞向高级中枢发射神经冲动的数量和形式,而T细胞的活动又受SG细胞的控制,因此SG细胞的作用相当于闸门。当粗的神经纤维兴奋时,可使T细胞快速发放神经冲动,同时使SG细胞兴奋,反馈抑制T细胞发放冲动,使T细胞迅速停止放电,即闸门关闭,不产生痛觉。当细的神经纤维兴奋时,也可使T细胞发放神经冲动,这时,SG细胞被抑制,T细胞放电加强,即闸门打开,使疼痛性神经冲动经过,从而产生痛觉。此外,中枢神经控制系统也能控制闸门的开放。 ☚ 第二信号系统 研究方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