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八局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八局起义 咸丰年间浙江余姚、上虞、慈溪三县佃农的抗租斗争。 1858年,余姚一带“始亢旱,继霪雨”,田多白穗,而官绅议定的田租额甚高。佃农要求减租,反而受到镇压。黄李鲍村人黄春生主持正义,把佃农组织起来,设局抗租。各乡佃农纷纷响应,陆续建起十八个局。 所谓局,是明代抗御倭寇入侵时乡民以庙会为基础设局自卫传下来的传统,即每个庙会设立一个局,团聚附近乡民,一家有难,群起应援,联合抗租,行动一致。“十八局”的每个局分别推定局头,著名的有宣士文、倪庆三、黄来昌等,各局又公推黄春生为总局头。十八局名声传开后,邻县上虞、慈溪部分乡村的佃农也仿效设局抗租的办法,使抗租斗争的规模不断扩大,斗争组织已不限于一个县的十八个局,但人们习惯以“十八局”称呼他们。官绅方面不肯服输,大地主邵元熙、谢敬等在官府支持下组织团练,采购洋枪,向十八局进攻。双方多次激战,互有胜负。十八局曾杀败浙江团练大臣邵灿直辖的“红头勇”,两次攻进过余姚城。但由于十八局组织松散,仅保持“有事相应援,无事各归业”的状态,顺利时众以万计,失利时各保家园,能跟随黄春生离乡作战的不过千人。而清军以重兵压境,浙江巡抚胡兴仁派出杭、甬两路官兵,配合当地团练红头勇、黄头勇,合力“剿办十八局”。 众寡悬殊,黄春生和大批佃农被杀。余部由黄春生妻卢七姑及黄来昌、倪庆三等率领,联合莲蓬党坚持斗争。 俟太平军入浙时参军,编入何文庆麾下,击败黄头勇、红头勇,杀死“常胜军”(黄头勇)统领谢敬。十八局佃农在慈溪战役中充当向导,配合作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后黄来昌、倪庆三等死于军中;卢七姑于太平军撤离浙东后在家乡被捕,死于狱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