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驢科 > 驢 > 長耳 長耳 cháng'ěr 亦稱“長耳公”。即驢。因其耳長,故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第十五:“咸通中,上以進士車服僭差,不許乘馬,時場中不减千人,雖勢可熱手,亦皆跨長耳。”又“時伉(彭伉)方跨長耳纵游于郊郭,忽有僮馳报湛郎及第,伉失聲而墜。故袁人謔曰:‘湛郎及第,彭伉落驢。’”宋·陶穀《清異録·靈壽子》:“[唐]武宋爲穎王時,邸園蕃蓄禽獸之可人者,以備十玩,繪十玩圖……長耳公驢。” 驴 驴驴(驴子;马~;黑~;黔~) 卫(卫子) 长耳(长耳公) 庐山公 幼驴:驹驴 公驴:雄驴 叫驴 牡驴 母驴:草驴 牝驴 骒驴 骒骡 白驴或白骡:白精 身体矮小的驴:毛驴 腿脚有毛病的驴:蹇 跛驴 驽钝的驴子:蹇卫 跛蹇驽弱的驴子:蹇驴 驴和马交配生的驴:骡(骡子;骡马) 母骡:骒骡
另见:鸣叫 役使 驱赶 ☚ 家畜 羊 ☛ 00000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