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长沙汉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长沙汉墓

长沙汉墓

在湖南省长沙市城郊。为西汉至东汉的墓葬。已发掘近千座,其中西汉墓约800座。西汉早期墓均为长方形竖穴,保留有楚国的葬制,棺椁形制、纹饰有不少楚国的风格。东汉主要是砖石墓,土坑墓很少。随葬品主要有陶器、铜器、漆木器及滑石、玉、玛瑙、水晶、琥珀、琉璃、金、银、铁器等。长沙汉墓数量多,出土文物丰富,对研究长沙国(郡)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丰都古墓群   马王堆汉墓 ☛

长沙汉墓

西汉时期长沙墓葬很多,先后有近一千座。从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来看,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武帝以前的七、八十年时间,后期包括武帝至王莽时期。前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基本上保存楚文化的面貌,盛行土坑木椁墓,有带墓道和无墓道之分。墓道以斜坡式为主,台阶式开始出现。无墓道的墓一般较小,椁室内设棺室和椁厢,椁厢的多少视椁室大小而异。大墓的椁室四周上下填满木炭,木炭外面再填白膏泥。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稍有不同的是战国末期流行的鼎、敦、壶,这时变为鼎、盒、壶、钫。 此外常见甑、、罐、瓿、勺、熏炉、𨱓壶等。 陶胎仍以泥质灰陶占多数,但泥质硬陶也不少,硬陶器表常施黄褐色釉。铜器很少,一般只有铜镜、铜剑。漆器大量流行,主要有鼎、壶、锺、钫、盆、奁、巵、盘、案、耳杯等,制作极为精致。大量使用泥质冥钱随葬是西汉长沙墓的一大特点。以泥质“半两”和“郢称”为最多。同时常出现铁半两钱。据对长沙、衡阳两地出土的铁半两钱的研究,可以确知这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铁钱。在西汉前期偏晚的墓中,开始出现滑石制品,这时的滑石制品主要用于制作璧、镜、耳杯、盘、剑具、带钩等。西汉前期长沙汉墓的椁室以砂子塘1号墓为代表,棺椁下有垫木底板,上有八块杉木板分内外两层侧立形成“井”字形椁室,内外椁之间留有空间,形成四个边厢,中央是棺室,内置长方形盒状套棺。西汉后期仍盛行土坑木椁墓,多数带墓道,墓道有斜坡式、台阶式和平台式三种,而以台阶式为多。墓道尽头一般与墓底平齐或稍高。这个时期的椁室建筑,除沿袭战国以来的棺椁形制,在椁室内设置椁厢以外,一般都在椁室前端设门,与墓道相衔接。又由于流行夫妇合葬,墓室比以前加宽加大,承垫椁室的垫木也由横贯两侧变为纵贯两端。但也有在墓底土壁上留出二层台,在二层台上架木板,形成椁室的盖板,省去木椁的构筑。有的墓底四壁沿边竖木柱,木柱上铺椁盖板,以木柱代替二层台,同样省去木椁建筑。墓室的四周常挖有排水沟。排水沟中铺卵石。识字岭327号墓不仅在墓室底部四壁沿边和墓底中部挖排水沟道,在墓道下也挖排水沟道,与墓室沟道相通。这种作法显然是为了排除墓内积水而设的。前期在椁室上下四周填塞白膏泥的作法已消失,这时一般只保存木炭和炭屑防潮。把墓室分为前、后两室的作法开始出现。前后室都用木板筑成,后室放木棺,前室放陶鼎、盒、壶和漆杯、盘、案等奠器。有的在墓道入口处加设器物厢。如伍字岭203号墓,器物厢是在地下先挖土坑,坑内四壁构筑木板,形同木厢。晚期开始出现砖室墓,单室券顶,个别的有前、后室。陶器分为泥质灰陶和硬陶两部分,灰陶除沿袭前期外,樽、釜、长方炉、博山炉等生活用具以及屋、井、灶、仓、猪等模型明器大量出现。滑石器大量流行。铜器、铁器比以前大大增加。漆器大多残碎,但仍有不少遗存,工艺精湛。随葬木车、木船横形是长沙西汉后期墓的另一特点。后期墓以杨家湾刘骄墓为典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