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中的经济植物
长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区,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特别是经济植物种类之多居全国之冠。据不完全统计,已开发利用的包括水果、干果、淀粉、糖料、油料、染料、树脂、树胶、药材等作物在内的各类经济林木逾1000种,其中不少为驰名国内外的名、特、优产品。水土保持治理中开始大面积种植各种经济植物,柑桔、山楂、苹果、榛李、板栗、柿、核桃、杜仲、白果英、五倍子、金银花、茶叶、桑树、花椒、桉树、油茶、油桐等遍及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区,有些正成为当地的拳头产品。经济林木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为人民生活提供了各种吃、穿、用产品,也为医药、食品、香料、纺织、造纸、化工、造船、航空等工业提供了原料,促进了水土流失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开发山区的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