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江流域气候的基本特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江流域气候的基本特点 长江流域气候的基本特点长江流域西源于青藏高原,东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使其大部分地域气候成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干、湿季分明为其气候的基本特征。夏季,中、低空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使长江流域温高、湿润、多雨。冬季则盛行偏北风,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控制全流域,天气寒冷、干燥、少雨。长江流域地域辽阔,地理地势环境复杂,各地区气候特征有明显差异。长江上游玉树以上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为高原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气压低、日照长、辐射强和多大风;金沙江、雅砻江所流经的横断山脉地区,地势高差悬殊,有“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四川盆地因北部有秦岭,南部有云贵高原,北风和南风侵入都不如中下游地区强烈,季风气候不如中下游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为其气候的主要特征;三峡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向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区,气象要素东西差异大,但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三峡地区湿而不涝,干而不旱,雨稠风轻,温和湿润。据1955—1979年资料统计,长江流域降水量,地区分布趋势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位于金沙江至玉树以上,年200多毫米,长江流域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受季风影响,年降水的70—90%集中在5—10月。流域大多数地区降水日数为150多天。四川雅安、峨眉山一带,年降水日数达260多天,俗称“天漏”。江源地区年降水日数不足100天。受纬度和地形两个因子的共同作用,流域内平均气温分布较复杂,自流域南部的19℃向北逐渐递减至15℃,四川盆地到川西高原,从17℃剧降到0℃。云南省元谋站年均气温21.9℃,为流域最高值;江源地区的五道梁站,年均气温—5.6℃,为流域最低值。长江流域日照约在1000—2500小时,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多雾,日照在1100—1200小时,日照多的地区是长江下游北岸及川西高原地区,日照数2000—2200小时。云南省元谋、昆明一带及江源地区日照数达2500—2700小时,是全流域日照最高地区。长江流域无霜期比较长,一般都在240—300天左右。无霜期最长的地区在云贵高原、四川宜宾至忠县区间,湘江及赣江上游,年无霜期达350天左右;无霜期最短的地区在雅砻江上游,年约145天。 ☚ 长江流域地震概况 长江水系特征 ☛ 长江流域气候的基本特点 长江流域气候的基本特点长江流域西源于青藏高原,东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及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使其气候成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寒夏热,干、湿季分明为其气候的基本特征。夏季,中、低空盛行偏南风,从海洋上来的暖湿气流使长江流域温高、湿润、多雨,冬季则盛行偏北风,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控制全流域,天气寒冷、干燥、少雨。长江流域地域辽阔,地理地势环境复杂,各地区气候特征有明显差异。长江上游玉树以上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为高原季风气候区,其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气压低、日照长、辐射强和多大风;金沙江、雅砻江所流经的横断山脉地区,地势高差悬殊,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四川盆地因北部有秦岭,南部为云贵高原,北风和南风的侵入都不如中下游地区强烈,季风气候不如中下游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为其气候的主要特征;三峡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向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区,气象要素东西差异大,但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小,三峡地区湿而不涝,干而不旱,雨稠风轻,温和湿润。中下游地区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夏季受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温较高,多高于同纬度地区。东部地区并受台风影响;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 气候、水文、泥沙 长江流域的降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