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江流域历史文物及其保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长江流域历史文物及其保护 长江流域历史文物及其保护文物是人类文化遗存,是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宝贵财富载体。新中国建立后,文物工作受到重视,一大批历史文物被调查、发掘出来。长江流域调查发现文物点在10万处以上,已公布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约2万处,其中省级近3000处,国家级143处。这些文物点包括猿人遗址,新石器和旧石器时代遗址,各个朝代遗址、城址、窑址、墓葬、建筑、石刻和近现代革命旧址及纪念建筑等。在文物藏品方面,长江流域藏量十分丰富,类别亦非常完整。藏品总量以百万计,其中一级品约1.5万件,国宝精品300余件。类别以质地分,包括石器、陶器、玉器、瓷器、铜器、漆木竹器、金银器、铁器、玻璃器、丝织品、纸质品等;以功用分,有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兵器、车马器、乐器、日用器具、服饰、钱币、印章、衡量器、文具、铭刻文契、版本、书画、雕塑工艺品、近现代遗物等。文物考古资料表明,长江流域历史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悠久灿烂,它们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长江流域各级政府发布了不少公告、通告和办法、条例等政策、法规性文件,开展文物普查与调查,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做好文物“四有”(有保护单位、范围、标志、责任人),并投入了10亿余元资金用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在考古发掘方面,坚持“重点保护,重点发掘,既有利于生产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的方针,解决了在生产建设中保护文物的问题。以水利工程为例,在丹江水利工程中,成功搬迁文物点18处,搬迁文物4800余件;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涉及文物保护工作量更大,截止1994年底调查资料,在工程淹没区发现文物点828处(不包括旧石器文化遗址),其中地下文物445处,地面文物383处。三峡文物保护工作意义重大,受到海内外注目。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与四川、湖北两省有关部门已拟定可行性保护方案并组织实施。 ☚ 长江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旅游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