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cháng dù(字)谢朗,晋代人,官东阳太守。 长度chángdù两点之间的距离。 长度cháng dù两点之间的距离。1915年民国政府《中国权度法》:“万国权度通制: 长度以一公尺为单位,重量以一公斤为单位。”1920年萧友梅《普通乐理》第二章:“音符的时值,就是计算该音符发音的长度,就是该音符的历时。” 长度 长度长度和宽度:修广 一件东西的长度:尺寸 尺寸的长短大小:码(码子;尺码) 拇指食指伸张的长度:一虎口 南北的长度:袤(广~千里) 周边的长度:周长 圆周的周长:围(胸~;树~) (两点之间的距离:长度) ☚ 长 短、宽 ☛
各种凭证 各种凭证授予天下的凭证:灵契 古代皇帝授予的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铁契 铁券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丹书铁券 丹书铁契 誓书铁券 银书铁券 金书铁契 铁券丹书 铁券金书 长官发布命令的凭证:令牌 对长官令牌的敬称:钧牌 官府的凭证:凭照 凭由 官府发给的凭证:关由 由单位发给的证明某事的凭证:凭(凭单) 古代朝廷传令或调兵的凭证:符(兵符;虎符;铜虎符;铜兽符) 金 银制的兔形兵符:银兔符 银菟符 军队中用以传令的形状像箭的凭据:令箭 急速传递的兵符:飞符 古代授官的文凭:告(告身;告命;告敕;告牒;告劄) 官告 派人担任职务的证书:剖竹 委任状 据以授官的委任状:随牒 随折 旧时官府拘捕犯人的凭证:签(签牌;朱签;火签) 逮捕证 旧时法院拘提犯人的凭证:拘票 命令急速将犯人捉拿归案的凭证:雷火签儿 古代官府调拨使用驿马的凭证:铺马剳子 清代邮递紧急公文的凭证:火票 火牌 牌票 一种领取官钱的凭证:长度 免除服役的凭证:蠲符 财务收支或送货的凭证:单据 单子 凭单 运货报税的单据:报单 用来验证的凭据:证验 供查验的凭证:验牌 重要凭证:虎符龙节 ☚ 凭证 出行凭证 ☛ 长度 长度changdu用来表示高度、深度、宽窄以及距离的量。长度以及体积、重量、时间等是最常见的、需要幼儿初步认识和掌握的量。它是连续量的一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有:米(m)、千米(公里,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等。其中米是主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km)=1000米(m),1米(m)=10分米(dm),1分米(dm)=10厘米(cm),1厘米(cm)=10毫米(mm),1毫米(mm)=1000微米(μm)。 ☚ 球 面积 ☛ 长度 长度Changdu在现代数学中, 长度是一个十分基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 它的严格刻划是通过相应的公理实现的, 在古代数学中, 长度概念被约定俗成、不加定义地使用,主要用于直线段的度量,至于曲线的弧长则是通过转化为线段实现的。自从以研究几何对象的内在性质和相互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希腊几何学(以欧氏几何为代表)建立后,几何学中的线段度量仅有相对的意义,即:长度单位是任取的,它的值是1。至于是1cm, 1mm或者其他什么,对于几何问题的实质都是无关紧要的。其他线段的长度则是相应线段与长度单位的比值。 然而, 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用测量毕竟是几何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源泉, 至少在几何学发展的早期是这样。在长度测量中,选取固定的测度标准,使测量的结果对所有的人都具有客观的、一致的含义,从一开始就是必需的。因此,当长度测量对于一个民族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事情时, 这个民族便会根据自己的习惯和需要制定一些实用的长度单位。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民族相互交往的增多, 不同民族的长度测量标准便趋于互相融合与统一, 最终实现长度测量标准的国际化、世界化,正如我们今天已经看到的那样。 从各个古代文明的实际情况看, 最初的长度测量标准都是粗略的,而且差不多都取自人体的某些部位。 在公元前1900—前1600年的古巴比伦, 垂直方向的基本长度单位是一腕尺(或译为肘),其含义是伸直手掌后由中指指尖到肘部的长度。水平方向的基本长度单位相当于12腕尺, 在古埃及的阿默斯纸草书(参见该条)中,基本的长度单位也是腕尺,它与较小的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腕尺=7手, 1手=5指。 中国古代最初的长度测量单位同样来自人体。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周制、寸、尺、咫、寻、常、仞诸度量, 皆以人之体为法。”例如, 《说文解字·尺部》:“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又:“咫,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又“寸部”:“寻,……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又据《国语·周下》注:“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至于仞的长度,周代为八尺,西汉为七尺,东汉末年为五尺六寸,实际上,仞是一般男子的身高,它本身并无多大变化,而是自周至东汉的尺越来越长了。 由于不同的人相应身体各部位的长度并不相同,因此, 最初以人体部位为标准制定的长度单位逐渐被加以改造,最初大致有两种方式,一是把以一般人的身体部位为标准, 改为以某个特定的人的身体部位为标准, 通常是国王, 在古埃及人们可能已经开始这样做了。现在西方仍通用英尺和码两种长度单位。在英文中,英尺是“脚”(foot),其长度合0. 3048米,据说来自查理曼(Charlemagne,742—814, 768—814为法兰克国王)大帝的脚长。码(yard)最初指伸直手臂后由鼻子到指尖的距离,或指一个男人的腰围长度,其标准长度是3英尺, 合0.9144米, 据说得自英王亨利(Henry) 一世 (1068—1135, 1100—1135在位) 的指端到鼻子的距离。使长度单位精密化的另一种方式是选取另外的更为客观的标准。例如在中国古代有以蚕丝为标准和以中等大小的黍粒为标准两种。《孙子算经》:“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至于以黍子的大小为标准, 问题要复杂一些, 此处从略。 当然,从现代的标准来看,上面那些长度单位仍是不够精细的。 现在国际通用的基本长度单位是米(metre),它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 (18世纪末)确定的, 采用当时认为最稳定不变的自然物——地球子午线的长度为标准, 将其值取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1875年,法、德、美、俄等17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公约,公认米制为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并成立国际计量局,制造出铂铱合金米原器。1960年10月在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又通过决议,规定一米等于氪86在真空中(在2p10和5d5二能级之间跃迁时)所发射的橙色光波波长的1650763.73倍。至此,长度单位获得了具有严格的科学含义的基础。 ☚ 方程 角的度量 ☛ 长度两点之间的距离。 长度length
长度lengt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