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胡风唐都长安盛行的西域风尚。唐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西域各国的使臣、权贵、留学生、商人、僧侣、乐工、画师和舞蹈家聚居长安,相互交往,西域乐舞、绘画、宫室建筑、服饰、饮食、娱乐、民俗无不汇集,使之不仅成为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成为以沿黄地区为核心的中外文化交流最重要的国际都市。 长安乐坛主要受印度和中亚乐舞影响,共分10部,有燕乐、清乐、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康国。10部之中尤以龟兹乐居首,龟兹乐由北周武帝所娶突厥皇后带到长安,隋开皇中即普及到街头巷尾。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横笛、觱篥、都昙鼓、毛员鼓、羯鼓、铜钹、贝等,以琵琶为主,大多来自波斯、印度和埃及。玄宗时分立部伎、坐部伎,立部伎使用龟兹乐,共8部: 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寿乐、光圣乐,仅庆善乐用西凉乐; 坐部伎亦用龟兹乐,有讌、长寿、天授、鸟歌万岁、龙池、大小破阵乐6部。乐有歌舞,天竺乐,歌曲有沙石疆舞曲、天曲乐舞、梵竺四曲(舍利弗,清寿乐,阿那坏,摩多楼子),并有各种佛教音乐。康国乐,歌曲有戢殿农和正,舞曲有贺兰钵鼻、始未奚波地、农惠钵鼻、始前拔地惠地,安国乐,歌曲有附萨单时,舞曲有未奚舞、居和祗介。长安盛行歌舞,舞蹈有健舞、软舞、字舞、花舞、马舞等。健舞曲中有自西方的有阿连、拂林、柘枝、胡旋、胡腾。阿连舞出于里海萨尔马提,拂林舞来自拜占庭,柘枝、胡腾出自石国,胡旋舞是康国舞蹈。软舞曲中的苏合香原出印度,兰陵王出自鲜卑。 长安画坛也受中亚凹凸画派影响,侨居长安的于田画家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都是任宿卫官的于阗贵族,和康国画家康萨陀一起传入印度画法。尉迟乙僧所作佛画、人物、花鸟充满异国情调,康萨陀擅长飞禽奇兽,尉迟乙僧和闫立本齐名,在长安画坛独树一帜。 宫室第宅也采用西亚风格和建筑材料,玄宗模仿拜占庭引水上屋、悬波如瀑的凉殿。杨国忠筑沉香阁,用麝香、乳香筛七和泥饰壁; 宗楚客造第宅,以文柏为梁,沉香和红粉泥壁。这些王侯第宅都和拜占庭宫殿以黄金为地、象牙为门扇、香木为栋梁毫无两样。 服饰受西域风气感染亦大,远自波斯、吐火罗,近自突厥、吐谷浑和吐蕃都成汉人模仿的对象,如贞观初“汉着胡帽”即仿波斯大帽帔,永徽以后“帷帽”起自吐谷浑、吐火罗,为士庶仿效。胡帽的种类,胡腾舞者戴虚顶织成蕃帽,柘枝舞者戴卷檐虚帽,波斯丈夫戴白皮帽,衣着式样亦以中亚和波斯风格为主。饮食方面,开元以后“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包括(部斗)𫘭、烧饼、胡饼、搭纳等。唐初统一高昌,传入葡萄酒酿造法。还有波斯三勒浆和龙膏酒等。此外,波斯传来的还有波罗球戏,源于大食的棋弈双陆等在长安也颇为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