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长垣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治增续)长垣县志河南地方志。清观祜等修,齐联芳等纂。二卷。观祜字德昌,满洲镶黄旗昌佐领下人,时任知县。联芳,河北蠡县人。道光举人,官县学教谕。县志于明正德创修,清康熙、嘉庆、道光相继续修。此志于同治十二年(1873)成书,约五万字。分疆域、山川、城池、学校、户口、田赋、仓廒、盐政、津梁、驿站、河渠、祠祀、艺文、杂志等十九门。冠图二幅。全书沿袭旧志,少有创新。所录王兰广《长垣创修士埝碑记》,述咸丰五年(1855)堤决,长垣一千零八十余村罹害,同治二年(1863)修埝六十余里,规定埝上栽柳等事。又《看守埝工碑约》所载埝工职责、工价支付等。有参考价值。杂志载咸丰五年(1855)六月十六日黄河自兰仪决口,咸丰八年(1858),同治二年(1863)两次改道,是重要的“黄患”史料。但户口、田赋等门有明显的伪造,六十四次户口统计,数据竟完全相同,显然不实。有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嘉庆)长垣县志河南地方志。清李于垣修,杨元锡纂。十六卷。于垣,山东安丘人。举人。官知县。元锡字怡会,阳湖(今江苏常州)人。贡生。长垣自康熙修志已历多年,志多残缺,于垣知长垣,乃延元锡重修。嘉庆十五年(1810)成书。约三十万字。分图、表、书、记、录五体。厘图考、沿革表、职官表、地理书、建置书、田赋书、金石录等十六门。下设星野、沿革、山川、 河堤、 兵防、地亩、户口、额赋、物产、故事、墓表等八十七目。图考中有县境图、县境东路图、县境西路图、河道图、仲子墓图等十六幅。沿革表列夏商至元明之因革。地理书记载山川形胜、四邻、里保村庄及距县里程,共记古城遗址十九, 河堤十九条,细述黄河故道沿革及水害情况。田赋书记地亩总数,明万历及清乾隆、嘉庆朝户口数,税收、物产等。金石录记众多庙碑、石刻、墓碣及撰刻人姓名、祭祀礼俗、灾异、掌故等。体例颇异,记事有据。对研究该地历史、经济及黄河故道变迁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嘉庆十五年(1800)刻本、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方志考稿》甲集、 《河南地方志论丛》(1985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长垣县志九卷,明杜纬修,刘芳纂。杜纬,陕西蒲城县人,嘉靖十七年(1538)任知县。刘芳,邑县人,庠生。该志先是张道治任知县翌年,见旧志疏简,乃命刘芳等纂新志,为书九卷,三月而成。二十余年后,杜纬知此县,谓刘芳“滥而寡要”,继之校刊,遂成此书。嘉靖二十年(1541)重刻正德本。全书九卷,九门,分为: 地理、田赋、祠祀、建置、官师、人物、选举、古迹、文章。该志畸重畸轻极为明显,前八门仅有五十八页,最后一门文章竟达九十五页之多。可见,前八门之疏略。如田赋门,本应内容丰富充实,然此竟记载了了无几。文章一门,内容庞杂,所辑录者多与本县无关者,如比干、商代贵族等,均入县志,是为失体。此外,分类上错误也不少,如兵戎置于田赋;灾祥、灵异、闻异等小目置于古迹门中,不伦不类。然杜续之奏疏三篇: 一是《代奏马政疏》,二是《弥水患文移》,三是《为乞怜消乏里甲查例归并以安贫庶文》,针对该县水患、里甲、马政三大问题,为民请命,为方志中的重要文献,有参考作用。此书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补刻本,流行于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