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下) > 道教部 > 仙境宫觀 > 長春宫 長春宫 chángchūngōng 亦稱“白雲觀”。在北京宣武區廣安門外。始建於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稱天長觀。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改名太極宫。元太祖遣使者迎長春真人邱處機於此,因賜名長春宫。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易名白雲觀,沿稱至今。今觀爲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重修。觀内主要建築有牌樓、山門、靈官殿、玉皇殿、邱祖殿、四御殿、戒臺和雲集山房等。邱祖殿有邱處機塑像,下埋邱處機遺骨。參閲明·劉侗等《帝京景物略·城南内外·白雲觀》、《畿輔通志·古蹟略·寺觀》。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宫觀部 > 專名 > 長春宫 長春宫 chángchūngōng 省稱“長春”。北周宇文護所築行宫之名。故址在今陝西省犬荔東北寨子。隋開皇中曾續增殿宇,唐時同州刺史多帶長春宫使。五代初廢。唐·杜甫《題鄭縣亭子》詩:“鄭縣亭子澗之濱,户牖憑高發興新,雲斷岳連臨大路,天晴宫柳暗長春”。清·錢謙益注引《寰宇記》:“長春宫在强梁原上,周宇文護所築。唐高祖起義,大軍濟河,舍此宫休養甲士,西定京邑、雍録。在同州朝邑縣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