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狡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狡童 【原文】: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1)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2)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3)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4) 【译文】: 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和我来摆谈。因为你这小冤家,使我不能吃好饭。 那个狡猾小坏蛋,不肯和我同吃饭。因为你这小冤家,害我睡觉也难安。 【集评】: 宋·辅广:“以狡童二字言之,则知其下两句是反而戏之之辞。若以为真不能餐与息,则不应谓之狡童也。下篇《褰裳》亦此意。”(《诗童子问》卷二) 元·朱公迁:“戏谑之意,反复道之。”(《诗经疏义会通》卷四) 清·王鸿绪:“唐氏汝谔曰:“反言以戏之,第此戏谑生于见弃之后,与《山有扶苏》不同。”(《钦定诗经传说会纂》卷五) 清·姚际恒:“上章言‘不能餐’指饮食,此章言‘不能息’指起居,犹言‘寝食俱废’也。只重上章‘不与我言’,以至寝食俱废之义;其‘不与我食’,只顺下凑合成文。勿为所瞒,方可谓之善说《诗》。”(《诗经通论》卷五) 今·钱钟书:“若夫始不与语,继不与食,则衾余枕剩、冰床雪被之况,虽言诠未涉,亦如匣剑帷灯。盖男女乖离,初非一律……习处而生嫌,迹密转使心疏,常近则渐欲远,故同牢而有异志,如此诗是。其意初未明言,而寓于字里行间,则含蓄也。”(《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总案】: 《序》:“《狡童》,剌忽也。不能与贤人图事,权臣擅命也。”王先谦云:“三家无异义。”《辨说》:“昭公之为人,柔懦疏阔,不可谓狡。即位之时,年已壮大,不可谓童。以是名之,殊不相似。”《朱子语类》:“经书都被人说坏了,前后仍不相觉。且如《狡童》诗,是《序》之妄,安得当时人民敢指其君为狡童?况忽之所为,可谓之愚,何狡之有?当是男女相怨之诗。”《集传》:“此亦淫女见绝而戏其人之辞。”朱熹的批驳,大体是恰当的。后人或谓狡童目祭仲,或谓目昭公所用之人,顾栋高《毛诗类释》又谓目宋庄公。姚际恒《诗经通论》“其所指何人何事,不可知矣”。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忧君为群小所弄也”。纷纷臆说,皆非是。这是一首女子失恋的诗。在恋爱过程中,她与爱人发生了矛盾,爱人不理她,使她烦躁苦恼,寝食俱废,全诗是写女子对男方的责怨之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