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镇南关起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镇南关起义

 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孙中山派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策动广西会党起义。是年12月2日,黄明堂、关仁甫率乡勇八十人,携带快枪四十二杆,潜袭镇南关(今友谊关),清守兵百余人猝不及防,纷纷投降。起义者迅速攻占右辅山三个炮台。3日,孙中山与黄兴、胡汉民等至炮台督战。因军械不足,孙中山等赶往河内筹措。旋清军以四千人围攻炮台,起义军奋力抵抗,血战数日,以粮弹不继,弃台突围。

镇南关起义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等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发动的武装起义。即丁未镇南关之役。初孙中山派同盟会会员黄明堂至越南太原(离镇南关不远)设立机关,做起义的准备工作,不久派黄为镇南关都督。十月二十六日(12月1日)黄聚集义勇乡团百余人(一说八十人)袭击镇南关要塞的三座炮台,占领了镇南关。孙中山与黄兴等到镇南关要塞阵地督战,感到枪支弹药不足,十月二十九日(12月4日)遂回河北筹饷购械。孙走后,敌援军请广西提督龙济光、镇南关防务统领陆荣廷率兵四千余反攻。黄明堂率部坚守,连夜激战,数日死伤清军二百余人。最后革命军弹尽枪绝“攻守均感失据”,十一月五日(12月9日)撤离镇南关突围而走。

镇南关起义

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同盟会领导的反清起义。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年,1907),防城起义失败后,孙中山任命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负责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十月二十七日(12月2日晨,一说11月31日夜),黄等率百余人突袭镇南关,连克三座炮台,守台清军溃降。次日夜,孙中山率黄兴、胡汉民等进入镇南关,亲临指挥;为筹饷购械,又于二十九日返回河内。十一月初三日(12月7日),清广西提督龙济光、参将陆荣廷率清军四千余人反攻炮台,革命军英勇反击,杀伤清军多人,最后终因弹尽援绝,于五日突围撤至安南燕子大山。

镇南关起义

镇南关起义

即丁未镇南关之役。1907年9月,防城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又任命会党首领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计划袭取镇南关。12月2日,黄明堂率领乡勇近百人夺取了第三炮台,接着又乘胜夺取了第一、二炮台。第二天,孙中山到达镇南关,士气大振。12月4日,陆荣廷率军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坚守炮台,英勇奋战,但4000多清军对镇南关进行了四面围攻,起义军弹尽粮绝而失败。

☚ 黎元洪离鄂事件   整军方案 ☛
0000217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