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锡伯族传统伦理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锡伯族传统伦理思想

锡伯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及其道德观念的总称。锡伯族,自称“锡伯”,意为“瑞兽”或“带钩”。史称“犀毗”、“师比”、“矢比”、“席百”、“席北”、“史伯”、“室韦”、“须卜”等,皆为“鲜卑”的不同音转。其先民一说出自鲜卑后裔,系东胡的一支;一说源于室韦后裔,由通古斯族系的不同部落形成;一说与满族同源,均属女真后裔。现有1728 47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东北的沈阳、开原、义县、北镇、新民、凤城、扶余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亦有少量分布。解放前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锡伯族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在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及社会生活习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锡伯族神话传说故事《孤女与黑牛》,通过继母残酷迫害孤女的种种罪恶及卑劣行径,谴责了继母的残忍、嫉妒,赞扬了孤女勤劳善良的品质和黑牛扶危济困,勇于牺牲,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神话以孤女最终得到亲父的疼爱,继母被逐,他们又过上幸福生活为结局,反映了锡伯族人民善恶报应的思想。锡伯族民间故事中亦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如《章京和他的女婿》讽刺了吝啬贪财的岳父;《三兄弟》和《燕子》讴歌了劳动人民所固有的勤劳、朴实、忠厚、善良、节俭等传统美德;《穷姑娘和富姑娘》鞭笞了贪婪和自私行为,教育人们从小要有善良正直的品质。在社会生活习俗中,锡伯族传统伦理思想更有广泛反映。在家族组织中,锡伯族人往往由同一家族组成一个“哈拉”,并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男性担任族长。族长负责组织召开“哈拉”会议,按照族规处理家族内部的重大事件。家庭多为三世同堂,由辈份最高的男性担任家长,家中大小事情,皆由家长安排。强调长幼有序,注重礼节。习俗规定,晚辈见到尊长须行“打千”礼。父亲在世,儿子不得分家另过,子女须承担尊敬老人、赡养父母的义务。在婚姻道德上,多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恪守本民族内同姓不婚的规定。姑舅、姨表婚具有优先选择权,视此为亲上加亲、亲戚相续的好事情。婚姻多由多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过去存在领童养媳和招赘入婿的现象。择偶时,男方多以女方母亲的人品、脾气和生活作风作为对女方的品德要求。婚后,夫妻要彼此忠诚,行为端正,反对“第三者”插足。发现通奸事件,由家族长召集全家族会议进行制裁,并由家族长出面用鞋底抽打触犯家规者的脸,使其无脸见人。倘若有了“私生子”,不是人工流产就是生后送给无子女的人收养。妇女在家庭中,除承担全部家务劳动外,没有发言权、财产继承权。社会通行的道德准则是男尊女卑。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3: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