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镰
收割农作物工具。主要使用于战国以前。已出土的铜镰大体属两类:( 1 )无銎镰。出土90余件,脱胎于石镰、蚌镰,捆扎固柄。刃部又分无齿有齿两种。江苏仪征破山口出土的西周镰刃部无齿,背略呈弧形,刃略凹,长14.2厘米。于较宽的一端有三孔,便于缚扎固柄。山东济南大辛庄出土的殷代镰,长9.5厘米、宽2.4厘米,一面有篦齿纹,至刃成锯齿。后者一类又称锯镰,在无銎镰中占多数,多出于江南东周遗址。(2 )有銎镰。与近世铁镰相近, 出土较少。云南剑川海门口殷代遗址出土的最早,长20、宽4厘米,弧背凹刃,一端有銎可纳柄。湖北襄阳山湾、河南淅川下寺各出两件,皆为春秋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