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铜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铜矿

新疆铜矿资源比较丰富,成矿条件好,矿床成因类型较齐全,特别是与火山岩和火山岩浆岩型有关的矿床远景大,并圈出许多成矿带和远景区,已发现铜矿产地500余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14处,矿点36处。累计探明储量319万吨,保有储量316万吨,其中阿舍勒大型铜锌矿,铜矿储量92万吨,平均品位2.43%,是国内罕见的大型富铜矿。预测资源量6192万吨,探明储量仅为资源总量的很小部分。铜矿的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潜力很大。随着北疆的阿舍勒铜锌矿床、喀拉通克铜镍矿二期扩建工程、东疆黄山铜镍矿、小热泉子铜矿、土屋铜矿等矿区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新疆将成为我国又一铜矿石原料供应基地。

铜矿

金属矿产资源之一。2000年,世界精炼铜消费量为1511.98万t,用于建筑业39%、电器和电子工业28%、机械制造工业11%、运输设备11%、日用消费11%。同年,世界精炼铜的产量为1478.87万t,回收铜废料392.8万t,占精炼铜总产量的26.56%。世界铜矿山产量1328.78万t。世界市场供大于求。2001年,世界铜矿探明储量约3.4亿 t,储量基础6.4亿 t。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2001年世界陆地铜资源量为16亿t,深海底和海山区的锰结核中的铜资源量为7亿t。其中主要集中在智利(8800万t)、美国(4500万t)、波兰(2000万t)、俄罗斯(2000万t)、秘鲁(1900万t)、印度尼西亚(1900万t)、中国(1800万t)、墨西哥(1500万t)、赞比亚(1200万t)等国。储量可保证生产26年。按储量基础65000万t计算,则可满足48年的需求。世界铜金属储量超过500万t的超大型铜矿有50多处。此外,洋底或深海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也含有大量的铜资源。中国是世界铜矿储量较多的国家,但开发利用难度大,每年需进口铜精矿100万 t以上。

铜矿

铜矿

矿床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其次为含铜石英脉及裂隙充填交代细脉浸染型矿床,其余有中一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多金属矿床和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广西铜矿产地有40多处,以德保铜矿、武鸣两江铜矿、岑溪佛子冲等矿区为主。

☚ 钒矿   镍矿 ☛
铜矿

铜矿

金属矿名。天水境内已查明铜矿资源储量12.5万吨,预测资源量50万吨。分布在张家川县陈家庙、清水县王家店—后山里一带以及秦州区火麦地、寨沟等区域。全市共设置探矿权23个,采矿权1个。

☚ 铁矿   钼矿 ☛
铜矿

铜矿

铜矿资源概况 安徽境内共发现铜矿床、矿点共300多处,已探明储量的产地44处(含共、伴生产地8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0处,累计探明储量461万吨,保有储量368.1万吨,居全国第5位,华东第2位。铜矿分布较广,但主要集中于沿江地区,铜陵地区尤为集中,占全省总量的62.18%,分布情况见表1-5-6。

表1-5-6 安徽铜矿资源分布情况

地 区矿区数
(个)
铜金属储量(万吨)占总量
(%)
A+B+CD合计
沿

南陵42.923.976.891.87
铜陵市1370.62158.27228.8962.18
安庆—怀宁728.7618.7847.5412.92
贵池59.3710.9520.325.52
小计29111.67191.97303.6482.49


庐江30.0821.4221.505.84
滁州28.038.5916.624.52
小计58.1130.0138.1210.36


濉溪县53.367.3310.692.90


黄山市20.110.300.410.11
宣州市24.7710.4815.254.14
小计44.8810.7815.664.25
合 计44128.02240.09368.11100.00

铜矿床成因类型 安徽省铜矿床成因类型很多,主要为矽卡岩型、热液型、火山岩型、脉状型、斑岩型和次生淋滤富集型铜矿床等,其中最重要的为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分布长江沿岸的铜陵、南陵、贵池、怀宁和滁州、宣州,其次在淮北濉溪等地,探明储量的有大、中型矿8处、小型矿23处,保有储量290.99万吨,占总量的79.05%。该类矿床成矿母岩主要为晚侏罗纪的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其次为白垩纪的石英闪长岩。含矿围岩在长江沿岸地区及宣州地区为石炭纪、二叠纪及三叠纪的碳酸盐岩,而滁州及淮北等地则为震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矿体赋存于侵入体接触带,受断层和层间裂隙控制,多数在围岩中,少数在岩体内,矿体形态复杂,个数较多,似层状、透镜状、扁豆状、脉状、囊状及不规则状,常具分叉、尖灭现象。围岩中的矿体多数平行于围岩层理产出,故又称为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一个铜矿床内大小矿体可达100余个,个别矿床达200多个(如琅琊山铜矿),但主矿体一般只有4—5个,矿体一般长为100—1000米,大者长达1800—2500,小者长只有数十米,矿体厚度一般为2—30米,最厚达140米。矿石类型主要有含铜黄铁矿、含铜磁铁矿、含铜矽卡岩等,金属矿物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为主,含铜品位一般为0.6—1.4%,少数高达2.00%以上。该类矿床多为综合性矿床,常共伴生有铁、硫、金、银、钼、钴、硒、碲等多种有益元素,可综合回收利用。
热液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地区。有中小型矿床3处,保有储量52.03万吨,占全省总量的14.13%。成矿母岩主要为晚侏罗纪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白垩纪二长岩、正长岩等,含矿围岩为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如新桥铜矿,铜矿体赋存于高骊山组顶部和黄龙组中的黄铁矿体中,呈透镜状、似层状。矿体长为40—300米,最长达2560米,厚度一般3—14米,最高达49米,矿石主要为含铜黄铁矿,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含铜量0.74—1.15%,平均0.78%,常共伴生铁、硫、金、银、铅、锌等多种有益矿产,可综合回收利用。
与火山热液有关的火山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马鞍山芜湖和庐江枞阳两个火山岩盆地中,探明产地2处,如庐江罗河、小岭共生铜矿。保有储量1.82万吨,占全省的0.49%。含矿围岩主要为上侏罗统砖桥组的粗安岩、安山岩及凝灰岩等,围岩蚀变为硅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矿体赋存于断裂及裂隙内,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及不规则状,长数米及数百米不等,厚度0.5—30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斑铜矿、黄铁矿、镜铁矿、赤铁矿等,含铜量为0.2—1.15%。
脉状型铜矿主要分布于马鞍山、庐江、枞阳、怀宁和歙县一带,保有储量1.12万吨,占全省总量的0.33%,矿石类型为含铜石英脉、含铜黄铁矿等,金属矿物以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为主,黄铁矿、磁铁矿次之。脉状铜矿一般规模较小,矿体长32—600米,厚0.8—7米,但埋藏浅,易采易选,大部分为富铜矿,含铜量大于1%,最高达7.53%,如枞阳穿山洞、庐江石门庵、怀宁铜牛井等矿床。
斑岩型铜矿床,主要分布于庐枞火山岩盆地边缘,如庐江沙溪、拔茅山以及贵池马石、铜陵舒家店铜矿均属这一类型。探明储量18.87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13%。庐江沙溪铜矿含矿岩体为晚侏罗纪石英闪长玢岩,围岩蚀变为钾长石化、石英绢云母化、青盘石化,主矿体长100—1000米,厚44—197.6米,矿石类型为含铜斑岩型、含铜砂岩型,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等,次为辉铜矿、辉钼矿。含铜品位为0.3—0.8%,平均0.64%。目前,327地质队正在进一步普查,在深部已发现厚大矿体,含铜品位在1%左右,有进一步扩大的希望。
次生淋滤富集型铜矿床,零星分布于江淮和沿江地区,该类矿床主要有贵池六峰山铜矿,保有储量3.19万吨,占全省总量的0.87%。六峰山铜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黄龙组与上泥盆纪五通组之间的纵向断裂带内,共有4个主要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长100—400米,厚1.10—29.56米,矿体上部为氧化带,由褐铁矿、孔雀石、黑铜矿和赤铜矿组成,其下为次生富集带,主要由辉铜矿和铜蓝组成,再下为原生带。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等。矿石含铜平均品位4.39%,最高含量达8%以上。
铜矿资源开发利用和保证程度 全省探明列入矿产储量表的铜矿床44个,已开采利用的有20个,生产矿山占用储量181.17万吨,占全省总量的49.24%。1991年全省共生产铜矿石原矿306.25万吨,铜精矿含铜量29685吨。
安徽铜矿开采分属中央和地方与乡镇、集体、个体3级机构。中央所属企业铜陵有色金属公司下属铜矿山,有铜官山、凤凰山、狮子山、金口岭、铜山和安庆(西马鞍山)等6座矿山。占有保有储量90.32万吨,占全省总量24.54%,设计总能力为485万吨—年,实际生产能力为228万吨—年。化工系统所属矿山新桥硫铁矿、宣州铜山、荞麦山铜硫铁矿,保有铜金属储量53.87万吨,占全省总量14.64%。矿山设计规模为60万吨—年。地方冶金工业部门所属矿山有滁州琅琊山铜矿、安庆月山铜牛井铜矿、刘家凹铜矿和正在兴建的宣州市麻姑山铜矿,占用铜金属保有储量26.19万吨,占全省总量的7.12%,总设计能力为82.6万吨—年,麻姑山尚未投产。1991年南陵、庐江等地乡镇集体矿山生产铜精砂含铜量为1497吨。现有铜矿山大都进入中老年期,铜官山、金口岭、铜牛井等矿山已进入老年期,采场减少,零星矿体开采量增长,矿石入选品位降低到0.55—0.82%,铜官山精矿成本高达2万多元。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着手新矿山的开发接替工作。
安徽铜矿开发利用程度较高,除已开采和兴建的矿山外,可供设计和规划利用的矿区有铜陵大团山、冬瓜山、铁山头、仙人冲和怀宁龙门山等5处,共探明铜储量136.43万吨,占全省总量的37.07%,已列入“八五”和“九五”开发规划。5座矿山建设总体设计规模为267万吨—年,年产铜精矿含铜量21030吨。由于到本世纪末,将有部分老矿山因采完闭坑,生产能力将下降,即使安庆铜矿和麻姑山铜矿两座矿山建成投产,老矿山也只能保持年产铜精矿含铜量3万吨的生产能力。若这5座矿山在“八五”、“九五”期间全部上马兴建,也只能形成年产铜精砂含铜量5万吨的能力,不能满足铜业发展的需求,必须从省外、国外进口。据测算年产铜量5万吨的规模,现有生产矿山和规划建设的矿山,也只能开采50年。因此,现已查明的铜矿资源对建设保证程度是不高的。
安徽铜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特别是沿江地区处于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银成矿带中,是寻找铜资源很好的远景地区。根据省地矿部门对铜矿资源预测结果,认为潜在铜资源量约有600多万吨。经过近几年的普查找矿工作,已在铜陵花树坡、贵池岩山吴、无为双河、怀宁东马鞍山及庐江沙溪找到到很有远景的铜矿床。
☚ 二 有色金属矿产   铅锌矿 ☛
铜矿

铜矿

铜大量用于电气工业和生产合金,如历史上遗传下来的 “三铜” ——青铜、白铜、黄铜,以及现代的铜锌镍合金、铜铍合金等用途甚广。铜占地壳总重量的0.007%,居第26位。人类已知自然界的含铜矿物有170多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主要是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铜蓝、黝铜矿、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黑铜矿、自然铜等。我国铜矿地质工作起步较早,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就在安徽铜陵、庐江、山西垣曲、江西德兴、甘肃白银厂、四川会理、云南东川等地开展了大规模的铜矿地质勘探工作,储量获得了明显增长。20世纪60年代,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床和火山岩铜矿床成为主攻对象,富铜富铁资源的普查勘探加速进行,并在西藏发现了斑岩型铜矿床,云南新平发现了中酸性火山岩中的铁铜矿床。70年代,斑岩型铜矿床是增加铜矿资源的主要目标。80年代,在西南、中南、华东,以及新疆、内蒙古等地陆续发现了一批大、中型铜矿床和铜镍矿床,江西建成了我国最大的铜业基地。河南省徐泽仙、张润吉等发现了含锡自然铜,亦称 “锡铜矿”。迄今我国铜矿探明储量约居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于江西和云南,其次是湖北、甘肃、山西、安徽,以上6省的铜矿储量约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70%。国家已建设的铜矿区有800多个,其中大型矿区20多个。

☚ 锶矿   铅矿、 锌矿 ☛
铜矿

铜矿

据1988年资料,保有储量69.2万吨,居全国第12位。探明的铜矿床40处,有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33处,大部分为钨、锡、铅锌等多种金属半生矿,以铜为主者少。主要矿床类型有矽卡岩型铜矿和热液充填交代型铜矿床,其次是沉积型铜矿床。主要分布在湘东,其次是湘南和湘西。主要铜矿山有七宝山、铜山岭、柏坊、东江、九曲湾等。储量最大的是浏阳七宝山矿区,铜矿保有储量 (金属量) 为27.98万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40.3% 。全省年采矿石约70万吨。

☚ 钛矿   铅锌矿 ☛

铜矿

copper ore


铜矿

copper min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