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铜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铜板;铜版◉ 铜板tónɡbǎn 名 铜版tóng bǎn一种铜制的印刷版。1883年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卷四:“铜版袖珍书,细若牛毛,明于犀角。盈尺之书,可缩成方寸一二本,殆人巧而夺天工者欤。”1899年张大镛《日本各校纪略》:“第一室系雕刻纸币之铜版。有人力机器六架,每机一人主之,置铜版于左右。”1904年许炳榛《甲辰考察日本商务日记》:“每制一铜版约经十余人手而乃成之。”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文化、生活部 > 書寫、印刷用具 > 銅版 銅版 tóngbǎn 亦作“銅板”。印刷所用的銅製之版。始於五代。宋·岳珂《九經三傳沿革例·書本》有“晉天福銅版本”。元·馬端臨《文獻通考·錢幣·歷代錢幣之制》:“淳熙三年,……令都茶場會子庫將第四界銅板,接續印造會子二百萬。” 铜版又称“网目铜版”。一种照相凸版印版。专用于复制照片和带有浓淡色调的图画。拍摄底片时,在感光片前加网屏,使底片形成网点,借以表现出原稿的浓淡层次。多数用紫铜制作。 铜版 铜版一般称方铜,用0.8毫米左右的紫铜皮作为制版材料,称为“薄铜”。某些图画、照片等原稿,因为要表达浓淡层次,须加网线拍摄,制成铜版。 ☚ 接排 铜锌版 ☛ 铜版copperplate 铜版称金冥币的一种。主要出土于战国时期的楚墓,梯形板状。上下两端凹入成弧状。1933年在安徽寿县朱家集楚幽王墓出土的一件鎏金梯形铜版,边长7厘米、上宽6.4厘米、下宽7.4厘米、厚约0.7厘米,背面光素,正面阴刻方格3排,每排3个方格,共9格。同出的其它60块,也绝大部分鎏金,大小基本相等。平均每枚重246.66克,接近楚国一斤的重量,为确凿的称金金版仿制品。另有一种梯形铜版,重74.6—79.8克,两面皆素面,无文字和刻纹,1957—1958年于河南信阳长台关2号墓出土。也有形制同于郢称金版且正面钤印“郢称”字样的铜版,但仅见著录,不见实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