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测定
铜是人体微量元素之一,为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酪氨酸酶和单胺氧化酶等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因子。血浆铜绝大部分与α2球蛋白结合为铜蓝蛋白,约有5%与白蛋白结合。血浆铜具有促进铁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作用,它可加速红细胞成熟和从骨髓中释放。常用测定铜的方法是铜试剂法,利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等铜试剂与铜离子的呈黄色反应,比色测定;也可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极谱仪测定。正常值:血清为90~130μg/dl(14.2~20.5μmol/L),女性稍高于男性;24h尿排出量为0.16~1.42μmol/24h或10~90μg/24h。血清铜增高常见于白血病、血色沉着症、肝硬变、阻塞性黄疸、肝脏恶性肿瘤和各种感染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血清铜升高,经治疗恢复正常者血铜可降至正常。肝豆状核变性时虽铜吸收过多,但多沉积或滞留于组织和尿铜排泄增加,故血清铜降低。卷发综合征(Menkes syndrome)时,由于铜吸收缺陷,而使血清铜降低。血清铜降低还可见于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和吸收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