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杵 ☚ 转 护法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衆器用部 > 戒具持物 > 鈴杵 鈴杵 língchǔ 亦稱“金剛鈐杵”。原爲佛衆法器,後僧徒亦用作擣藥、敲擊鈴磬之具。以其柄爲金剛杵之形,故得“金剛鈴杵”名。有獨股乃至五股多種。《宋史·天竺國傳》:“至道三年八月,有天竺僧隨舶至海岸,持帝鐘、鈐杵、銅鈴各一,佛像一軀,貝葉梵書一夾。與之語,不能曉。”宋·贊寧《大宋高僧傳· 唐京兆大興善寺不空傳》:“〔不空〕乃以五股金剛鈴杵先師所傳者,并銀盤子、菩提子、水精數珠留别,附中使李憲誠進。” 铃铛 铃铛铃(铃子;车~;金~;铜~;风~;门~;马~) 铎(铃铎) 琅珰 琅当 铜铃和旗旛:铃旛 银制的铃:银铃 银铛和貂尾:银貂 古代车上的铃:鸾(鸾铃;鸾和;和鸾) 銮和 装于轭首或车衡上的铃:銮 皇帝车驾上的铃:銮铃 悬挂在殿阁塔檐下的金属片:铁马檐马 檐铎 檐铃 风铁 风铎 像玉佩一样摆动或相碰时发出声音之物:风佩 风佩 旧时悬于官府大门外、让上诉者敲击的铃:讼铃 僧道游方时手持的响器:铃杵 其他响器:哨(哨子) 汽笛 警笛 叫子螺号 鼻儿 铁牌 一种两端作云头形的铁质或木质响器:云板 云版 云牌 铃铎中的悬垂物:舌(铎舌) ☚ 响器 军品 ☛ 00003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