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铁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铁甲4870锅铲。闽语。福建大田前路〖 〗。

铁甲tiějiǎ

用铁片制成的铠甲。借指用厚钢板做外壳的车或船。有时比喻外皮的坚硬。
【组词】铁甲战舰︱铁甲车︱身穿铁甲︱厚厚的铁甲
【例句】犀牛的皮肤虽然大部分硬如铁甲,皱褶处却非常嫩薄,常常受到一些昆虫的叮咬。
 ❍ 赵云把阿斗揣在铁甲里,虽然经历了一番恶斗,但阿斗毫发无损。
【近义】铠甲︱装甲

铁甲tiě jiǎ

❶古代用铁片连缀而成的战衣:绣鞍有泪春愁重,~无声夜气凉。(七八·1954)
❷借指螃蟹的甲壳:~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三八·881)

铁甲tiě jiǎ

用厚钢板做成的车或船的外壳。1873年丁韪良等《中西闻见录》第8号:“据美国水军衙门呈报国会,美国水师兵船共有一百八十八。其中木质轮船六十八,铁甲轮船六十一,引江轮船二十八,行风船三十一。”1877年傅兰雅辑《格致汇编》第一册《西船略论》:“俄利亚船不及苏耳丹之坚,所用铁甲板亦不及苏耳丹之轻而且厚。”1884年姚文栋译《日本地理兵要》卷一:“扶桑舰,二等常备舰,铁甲。”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防護具 > 鐵甲
鐵甲  tiějiǎ

亦稱“鐵室”、“鐵衣”。鐵製保護衣。始見於戰國。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曾出土戰國鐵胄及鐵甲片。内蒙古呼和浩特漢城遺址出土之武帝時鐵甲,由六百五十枚鐵甲片編成,全重二十二斤。漢以後,又不斷提高精度,增加品種及擴大防護部位。宋時已護及全身,每領重達五十斤。火器出現後,鐵甲逐漸衰落以至絶迹。《韓非子·内儲說上·七術》:“矢來無鄉,則爲鐵室以盡備之,備之則體不傷。”舊注:“謂甲之全者,自首至足,無不有鐵,故曰鐵室。”《吕氏春秋·貴卒》:“中山人之多力者曰吾丘鴪,衣鐵甲、操鐵杖以戰。”《文苑英華·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參閲《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出土的西漢鐵甲》(《考古》1975年第4期)。

船的各部

船的各部

船的各部及设备:
船掌握方向的装置:舵(船舵;转~;掌~) 柁(柁板) 柂 舳 艄
轮船、汽车等的方向盘:柁轮
船的前端:艏(艗艏) 轳 鹢首 船头
船舵和船头:轴轳
船头和船尾:舳舻
船底和船侧间的弯曲部分:
用钢板制成的车船的外壳:铁甲
船的内部:舱(船舱;客~;坐~;卧~;统~;货~) 篷底
船上的小楼:飞庐
船窗:篷窗
船体:船身
船体长度的中点:
船的侧面:船帮
船的两侧边儿:舷(船舷;左~) 艆枻
船尾:艄 舳 艉 舻梢(梢头)
轮船的船面:甲板 船板 榜板 楻板
挂帆的杆:桅(桅杆;桅竿;船桅) 樯(樯竿;牙~;帆樯;桅樯) 百尺
牵引船只的绳索:纤 笪 船索
牵船的篾缆:百丈
小船上的覆盖物:船篷
船上用以遮雨的舱篷:雨篷 雨蓬
船上收放篷帆的铁辘轳:铁鹿
停船设备:锚(船锚) 碇 铁矴

☚ 筏子   船帆 ☛

铠甲

铠甲

甲(战甲;衣甲;金~;银~;铁甲;片~;锁甲;锁子甲;金锁甲;锁子错甲) 铠(铠仗;铁铠;钢铠;重~;锁子铠) 介(战介)函 铁衣 金锁
铠甲和兵器:铠仗
铠甲和短衣:铠襦 铠袄
戏曲中古代武将所穿的铠甲:靠(长~;扎~)
金黄色的铠甲:黄金甲
用鲛鱼皮做的铠甲:鲛函
革制的胸甲:鞈(鞈革)
以绣革制成的甲:鞅鞈
马的护身甲:马甲 马介
铁制的马甲:铁裲裆
全身铁甲:铁室
遮蔽全身的铁甲:铁室
光耀闪烁的甲衣:电甲
闪耀着寒光的铠甲:霜甲
坚固的铠甲:燕犀 石甲
精良的甲:坚甲(~厉兵) 精甲
(古代军人的防护衣:铠甲)

☚ 头盔   子弹 ☛

铁甲

铁制铠甲。《吕氏春秋·贵卒》:“赵氏攻中山,中山人之多力者曰吾丘鸩,衣铁甲,操铁杖以战。”战国以前,军士多用犀兕皮甲。战国时铁甲己非罕见,《战国策》有“铁幕”,《韩非子》有“铁室”,亦或即是铁甲。

铁甲

铁甲

古代士兵戎服。铁制,始于战国时期。从出土实物报告来看,当时铁制铠甲尚不多见,大抵为皮革与铁片共用; 铠甲形制以前后两相连缀,也有只有前身的,其中以自首往下套者为多;甲身前长后短,一般长及腰或腰下。秦汉以后,甲因较多铁制,又称“玄甲”。《前汉书·霍去病传》:“元狩六年(前117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颜师古谓:玄甲,甲之黑色者。而《后汉书·窦宪传》令班固作铭曰:“玄甲耀日,朱旗绛天。”注:玄甲,铁甲也。汉时的铁甲卫体部位增大,形制有面帘、鸡劲、当胸、身甲、搭后和寄生等部分。至南北朝时,铁甲极为精致,史载有“战车万乘,铁马万千”之语,南朝还出现了浴铁制的铠甲 (钢铁合制而成),《建武故事》有“皆重铠浴铁”语即是。唐代甲制精良,有明光甲、光要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细麟、山文、乌锤、锁子,皆铁甲。宋代有铜铁锁子甲、光明细钢甲、山字铁甲等。据《宋史·兵志》 载,有全副盔甲共有一千八百二十五片甲叶,用皮线穿联,重至四十九斤左右。诗句“玉关霜重铁衣寒”就是形容铁甲的。元代的甲胄也很精致,有柳叶甲、铁圈甲(革六重)。明代铁甲大体与宋、元相似,惟多以钢铁为主,如红漆齐腰甲、水磨腰钢甲。清初,甲以绸、布、棉花、铁叶、铜钉合制而成,比明代以前铁甲轻便。19世纪中叶废止。

索子甲

☚ 青铜甲   筒袖铠 ☛

铁甲

铁制铠甲。又称“铁室”、“铁衣”。铁制保护衣。始见于战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曾出土战国铁胄及铁甲片。内蒙古呼和浩特汉城遗址出土的武帝时铁甲,由650枚铁甲片编成,全重22斤。汉以后,又不断提高精度,增加品种及扩大防护部位。宋时已护及全身,每领重达50斤。火器出现后,铁甲逐渐衰落以至绝迹。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矢来无乡,则为铁室以尽备之,备之则体不伤。”旧注: “谓甲之全者,自首至足,无不有铁,故曰铁室。”

铁甲tiě jiǎ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诸铁器(2)。古药名。古代用铁制的铠甲,入药煎服治忧郁,善怒。今多不作药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