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钩端螺旋体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

螺旋体科。菌体纤细、螺旋紧密、弯曲规则而恒定、一端或二端弯曲呈钩状的需氧性原核微生物。菌体呈C,S或8字形等,长6.0~20.0μm,宽0.2~0.3μm。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菌体呈明亮串珠状,运动活泼,沿长轴转动。革兰氏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一般用负染法。常用液体培养,营养要求不高,林格氏液或磷酸缓冲液中添加10%兔血清或蛋白胨即可生长。钩端螺旋体含有6种蛋白质成分,各具有不同的抗原性,借此可作血清型分类的依据。菌体表面的主抗原(P抗原),是凝集—溶解抗原,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位于菌体中央的副抗原(S抗原),系类脂糖复合物。本属已分为18个血清群和160种以上的血清型,新的血清型仍在不断发现。对人和动物引起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

系小螺旋体科的一个属。螺旋体极细密而规则,1端或2端呈钩状,多数对人致病,可引起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是一类菌体纤细、螺旋紧密缠绕、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的需氧性原核生物。种类很多,分致病性与非致病性两大类。后者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尤以水中为多,如双曲钩端螺旋体。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多种型别,对人和动物可引起钩端螺旋体病。菌体长6~20μm,宽0.1μm左右。无鞭毛。暗视野镜下可看到菌体呈明亮串珠状,运动活泼,沿长轴转动成C、S或8字等形。电镜下菌体呈圆柱形。有一纤细中轴丝,菌体原浆以螺旋状缠绕其上。菌体外围以外膜,外膜有三层,与细菌的荚膜相似,有保护作用。外膜有良好抗原性,用外膜进行免疫或接种,可保护动物不受强毒株的侵袭。钩端螺旋体的轴丝由6种不同的蛋白质组成,各具不同的抗原性,借此可作为新分类的依据。革兰染色阴性,但着色较难。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菌体染成棕褐色。也可用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菌体呈黄棕色。DNA的G+C含量为36~39±1%。钩端螺旋体是致病性螺旋体中唯一可进行人工培养者。培养基中须加入动物血清,通常采用兔血清。常用的Korthof培养基含蛋白胨和新鲜灭活10%兔血清。一般认为兔血清除有促进钩端螺旋体的生长作用外,并有解毒作用,可中和或去除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抑制因子。近年来对取代动物血清的钩体培养基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指出脂肪酸可代替动物血清,维生素B1、B6、B12和生物素等以及无机离子皆有刺激钩体生长的作用。因而制备疫苗时,为避免动物血清的过敏反应,可改用无蛋白或低蛋白培养基。如用氯化铵提供氮源,tween80作为碳源,再加入其他无机或有机物,可成功地用于传代和分离培养。目前亦多用于疫苗制备和生理学研究。需氧。生长的适宜pH为7.2~7.4,温度为28~30℃。生长较缓慢,须培养5~7日才能察见。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多靠近表面1cm处,半透明如云雾状。在含1%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成集落,集落透明、圆形、扁平。
抗原分为主抗原(P抗原)及副抗原(S抗原)两种。P抗原有较明显的型特异性,S抗原有类属特异性。前者位于螺旋体表面,是凝集-溶解抗原,为蛋白质多糖复合物。后者位于螺旋体内部,系类脂多糖复合物,可使致敏羊红细胞溶解或凝集。
不同种钩端螺旋体型特异性抗原成份不同,借此可分为不同的群和型。目前国际上报道的已有18个血清群和160种以上的血清型,而新的血清型别仍在不断发现。我国已鉴定出的有16个血清群和40多个血清型,其主要的群、型别见表。
对外环境抵抗力较强。湿土中长期活存,不丧失感染性。水中可生存数周或数月。在动物脏器中,储存于4℃活存2周,-20℃可活100天,对热和干燥敏感,加热60℃、10分钟死亡。不耐酸或碱,在胃液和酸性尿中迅速死亡。2%来苏或1/2,000升汞10~15分钟灭活。对砷剂有耐受性。青霉素和金霉素有杀灭和溶菌作用。

我国13群14型标准菌种

黄疸出血
爪 哇

拜 伦
致 热
秋季热
澳 洲
波摩那
流感伤寒
沃尔登
爪 哇

拜伦亚型
致 热
秋季热亚型
澳 洲
波摩那
流感伤寒
裘利斯
七日热
巴达维亚

曼 霍
七日热
巴叶赞

曼霍乙型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啮齿动物和猪、牛、马、犬、骡等家畜都能感染。动物感染后多不发病,肾脏内钩端螺旋体可随尿不断排出,成为保菌的自然宿主。当人或动物接触菌尿污染的土壤或水,则菌通过皮肤或粘膜入体,增殖后进入内脏。根据脏器受损情况不同,临床上可有不同的表现,有黄疸出血型、肺出血型、肾型、脑膜炎型和胃肠道型等5型。发热期间,血中有大量钩端螺旋体。病后第2周起,螺旋体可经尿排出。钩端螺旋体至今未发现有特异性毒素。某些株可产生溶血素及脂酶或类似内毒素样物质的糖脂蛋白复合物,可引致动物发热、炎症和坏死。病愈后,对同型有牢固免疫力。病后1周,体内出现特异性抗体。以后抗体逐渐增多,以IgG为主,效价达1∶10,000以上,可维持多年不消失。动物实验证明,不同群型间有交叉免疫性,如黄疸出血群与犬群、流感伤寒群与波摩那群之间均有。特异性抗体不论在体内或试管内皆可使钩端螺旋体凝集或溶解,并能保护动物的实验性感染。细胞免疫在抗钩端螺旋体感染上的作用同样存在。
微生物学检查可采取血液、尿、脑脊液等标本直接或经离心沉淀后暗视野或涂片染色检查,也可用荧光抗体染色镜检。病原体分离则将检材接种至Korthof培养基,28~30℃培养3~4周,定期取液检查。豚鼠、金地鼠等啮齿动物极易感,皮下或腹腔注射有利于分离出纯培养。发病1周后,血液中产生特异性抗体,可行凝集或凝集-溶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来协助诊断。预防接种可采用甲醛灭活的包括当地流行株的多价混合疫苗,效果约半年。无毒活疫苗和外膜疫苗正在试制中。治疗可应用青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等。
☚ 包柔体属   立克次体属 ☛
000147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