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病原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以及躯体各部分之间通过经络的联系而相互沟通。脏腑有病变,可通过经络腧穴影响全身并表现于外;体表有病变,也可以沿着经络影响脏腑。因此,通过对体表腧穴的刺激,信息便可循经络传导至脏腑,由外而内,由此及彼,起到激发经气,鼓舞正气,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及各组织器官气血,祛除病邪的作用,从而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恢复人体脏腑和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状态,从而使疾病得以痊愈。针灸就是通过对腧穴的刺激起到治病作用的。据有关记载,古代最早是用砭石,而后才发展成金属的针具,一直沿用至今,针刺治病一般偏于泄或调整。灸法一般用艾绒或加入药物或单用药物,通过热力或药力透入穴位,影响经络,最终达到运行气血、助正祛邪目的。灸法治病一般偏于温通与温补,有时为通脉散邪,也用于实热毒疮,而对于阴虚火旺病人不宜。老年人阳气多虚,脾胃多寒,常用灸法能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