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针刺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针刺法

针刺法

针刺方法的具体技术有进针、行针、留针、出针,以及针刺感应、手法、补泻和针刺意外处理等。进针:一般用左右手配合。右手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押手)。进针时,右手运指力于指尖,使针刺入皮肤;左手固定腧穴位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使针身有所依附、力达针尖,减少刺痛。进针法有指切、夹持、舒张、提捏进针法等。进针角度有直刺、斜刺、平刺三种,应根据腧穴位置和针刺目的而定;进针深度亦应根据腧穴部位、病情、体质来掌握。行针:针刺入腧穴后,为了得气而调节针感,并进行补泻而施行各种针刺手法。留针:行针施术后,将针留置穴内以加强针刺作用,并方便继续施术。留针时间一般10—20分钟,特殊病证如急性腹痛、破伤风、顽固性疼痛等,可达数小时。在针留过程中还可作间歇性行针。若不得气,亦可静留以待气至。出针:以左手拇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持针轻微捻转,慢慢提针至皮下出针,用消毒棉球揉按针孔,以防止血。
针刺感应。针刺入腧穴后,病人感觉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凉热,甚至触电样循经络扩散;医生持针手下有沉紧感觉,如针被吸住,称作“得气”。它是针刺取效的关键之一。如不得气,可以押手循按叩击经脉,或以刺手提插或捻转以激发针感。
针刺手法。针刺入腧穴后,为获得、维持和加强针感的操作方法。
❶基本手法是捻转法和提插法。捻转法以拇、食指旋转针柄,提插法以拇、食指夹持针柄连续上提下插。两种手法均以幅度大、频率高为泻法,适于实证、急症;以幅度小、频率低为补法,适于虚证、慢性病。
❷辅助手法一是对针刺腧穴所属经脉施以推按,二是对针柄施以弹、刮、摇、搓等。
❸补泻手法是针对病证虚实施行的针刺手法。一是单式补泻手法,如捻转法、提插法补泻技术,还有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等;二是复式补泻手法,即将各种单式补泻手法加以组合施行,如烧山火手法、透天凉手法等。操作步骤复杂,需要专业训练。
针刺意外处理。由于医者技术不熟练,病人精神紧张,或针具不良等原因,针刺过程中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折针、血肿、针刺后遗感等异常情况。病人眩晕、恶心甚至晕厥,称晕针,应停止针刺,并取出已刺针具,让患者休息,饮温开水;重者可针刺人中、内关,灸百会、气海。行针、出针涩滞困难称滞针,应轻捻反转,或在邻近加刺一针。弯针和折针,多是针具不良,或病人体位急剧变动,或医者针刺过猛,弯针时应使病人顺其体位,轻轻分段取出;折针用摄子慢慢夹出,或手术取出。出现血肿时,应轻揉,或热敷。此外,医者应掌握腧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方向,谨防刺中重要脏器。

☚ 针灸器具   灸法 ☛
0000336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2: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