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鉤鉤(钩)Gōu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注引《正字通》 云: “姓,宋鉤光祖。” 一作 “鈎”。《中国人名大辞典·索引》 作 “钩”,而所附之 《姓氏考略》作“鉤 [钩]”。其注云: 鉤gōu“鉤”或體。見“鉤”。 鉤1.gōu 俗作“鉤”。❶鉤子,用以鉤取,連結或懸掛的工具。枚乘《七發》:“孤子之鉤以爲隱,九寡之珥以爲約。”張衡《歸田賦》:“觸矢而斃,貪鉺吞鉤。” 鉤“”的繁体字。 上一条: "> 下一条: 劬 ![]() ![]() ![]() ![]() ![]() ![]() ![]() ![]() ![]() ![]() 鉤❶星名。《易是類謀》: “皇觀鉤、堂、考、房、斗、能。” 鄭玄注:“鉤、堂、考、房、斗、能,星名也。” (《漢學堂叢書》)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襟袖帶佩 > 帶鉤 > 鉤 鉤 gōu 即帶鉤。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鉤 鉤 gōu 亦稱“金鉤”。鉤、斬兼用兵器。似刀而雙刃,似劍而身曲。因實戰中斬不如劍,劈不如刀,鉤亦無力,又不能刺,故秦漢後即絶跡。陝西秦陵兵馬俑坑曾出土實物:刃與短柄合鑄,長七十餘厘米,前端平齊無鋒,中脊較厚,斷面呈棗核形。漢·趙曄《吳越春秋·闔閭内傳》:“復命於國中作金鉤,令曰:能爲善鉤者賞之百金。吳作鉤者甚衆。”《漢書·韓延壽傳》:“延壽又取官銅物,候月蝕鑄作刀劍鉤鐔。”顔師古注:“鉤亦兵器也,似劍而曲,所以鉤殺人也。”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漁具部 > 釣具 > 鉤 鉤 gōu 亦稱“釣”、“鉅”。釣魚之鈎。《莊子·外物》:“任公子爲大鉤巨緇,五十犗以爲餌。”《孔叢子·公儀》:“且臣不佞,又不任爲君操竿下釣,以蕩守節之士也。”《文選·潘岳〈西征賦〉》:“於是弛青鯤於網鉅,解赬鯉於黏徽。”李善注:“鉅,鉤也。”宋·戴復古《鷓鴣天·題趙次山魚樂堂》詞:“休結網,莫垂鉤。”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輈衡 > 鉤 鉤 gōu 指銜軸之木用以鉤銜車軸之半月形缺口。《周禮·考工記·車人》:“凡爲轅,三其輪崇,參分其長,二在前,一在後,以鑿其鉤。”孫詒讓正義引江永云:“鑿鉤,謂轅當軸處,鑿半月形以銜軸。”又引黄以周云:“大車兩轅即於轅上設鉤,是鉤在旁也,故曰鉤,不曰心。” 古代名物 > 日用類 > 用物部 > 諸雜 > 鉤 鉤 gōu 亦稱“䥩”、“鉤格”、“鹿觡”。鈎子。鈎連或懸掛器物的用具。形體彎曲,或末端有尖。有釣鈎,簾鈎、掛衣鈎等。《莊子·胠箧》:“鉤餌罔罟罾笱之知。”《方言》第五:“ 鉤,宋、楚、陳、魏之間謂之鹿觡。自關而西謂之鉤格,或謂之䥩。”《樂府詩集·陌上桑》:“青絲爲籠系,桂枝爲籠鈎。”鈎,同“鉤”。《隋書·蘇咸傳》:“以銀爲幔鈎。”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農耕部 > 銍艾 > 鎌 > 鉤 鉤 gōu 即鎌。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測算部 > 觀測用具 > 規 > 鉤 鉤 gōu 同“規”。 鉤gouE35E 鉤gōuG072 鉤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