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偏正〕 鉏麑,春秋时晋国大力士。自知行为有错而产生的悔改之心。语本《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明·敖英《东谷赘言》卷上:“幸而贼有~,不然武元衡之祸作矣。”△ 多用于醒悟悔改方面。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