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伯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伯承 【生卒】:1892—1987 【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军事理论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 四川开县人,曾就读于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和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 1923年在讨伐吴佩孚的战争中任东路讨贼军第一路前敌指挥官,被誉为川中名将。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四川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1928年留学苏联。1930年12月回到上海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1932年1月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军委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作战。 长征中任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指挥先遣部队强渡乌江,智取遵义,率领一师强渡大渡河。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师长。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组织部队参加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945年指挥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 1946年组织指挥了陇海、定陶、巨金鱼等9个战役。1947年率军突破黄河、跃进大别山,扩大了中原军区,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 1948年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 1950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0年冬领导组建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并出任院长兼政治委员。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 1957年9月调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66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他还是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后,由于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主要军事论著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1982)。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