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
【生卒】:1892—1986 【介绍】: 四川开县人。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习。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 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 1928年赴苏联,先后就读于苏联高级步兵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1930年回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其主要论著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