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石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石学 研究金石古器物的学科。金是指古代的钟鼎彝器、钱币等,石是指古代的石鼓碑刻等,不言而喻,这些古器物是古代社会偶然留下来的 “见证”,因此自隋唐以来,就有不少学者对这些古器物上铭刻的文字图像加以考释。但金石学作为一门独立成家的学问,却始于北宋。当时,被发现的金石古器物已经相当可观,传统士大夫本来就有 “恋古情节”,面对这些年代久远、古色古香的器物,自然情有独钟,幽然神往,搜集考订金石古器物便蔚然成风。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 的学术专章 “二十略”中,特辟有 《金石略》一门,可见金石器物研究在当时已经独立成家。欧阳修编过一部 《集古录》,就是北宋金石学的代表作。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官员,他在学术上的看家本领是金石学,曾著有 《金石录》一书。显然,搜集、收藏或研究金石古器物,得拥有相当的财力才行,士大夫多以此为 “雅趣”,一些富翁附庸风雅,也以玩古董为时髦。金石学所研究的对象不只是古器物上的铭文,还包括其造型、工艺等。 《金石学》金石学理论著作。 朱剑心著。 作者家藏金石图书20000卷, 幼时即受熏陶, 笃好斯学, 后攻治20余年始成此书。全书3编。第1编为通论,论述金石学的名称、价值及发展历史。第2编为说金,论述吉金诸器的原始、 名物、 制度、 铭刻及历代之毁坏与伪造, 详于殷周, 略于后世。 第3编为说石, 论述石刻的名义、 制度、 文字、 源流及兴废。 书中所收金石极广,引证群书极富,考镜源流极细密,于文献、古器物、古文字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1930年初版,1955年商务印书馆重印。 金石学研究古代金石、铭刻的学问。内容包括研究历代金石的名义、形式、制度、沿革、文字图象的体例、风格等,上及经史考订,下涉艺术鉴赏。金石学始于两汉,盛于两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就辑录泰山刻石、琅邪台刻石等秦刻石文字。梁元帝著《碑英》一百二十卷,是金石专著之祖,惜其书不传。其后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等广泛收录金石刻文。清代著录考释的内容更加丰富,例如顾炎武的《金石文字记》、邢澍的《金石文字辨异》等。 金石学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传世或零星出土铜器、石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用以证经补史。形成于北宋,至清代兴盛。研究对象为古代的铜器、石刻、甲骨、简牍、封泥、印章、瓦当等。其资料多靠传世或未经科学发掘出土获得,局限于对器物的考证和考据。考古学在中国确立后,金石学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金石学 金石学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传世或零星出土铜器、石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用以证经补史。形成于北宋,到清末已经十分发达。研究对象为古代的铜器,石刻、甲骨、简牍、封泥、印章、瓦当等。其资料多靠传世或未经科学发掘出土获得,局限于对器物的考证和考据。但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诞生至今,只有7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在中国确立后,金石学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 金石 铭刻学 ☛ 金石学 金石学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以传世或零星出土铜器、石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用以证经补史。形成于北宋,到清末已经十分发达。研究对象为古代的铜器,石刻、甲骨、简牍、封泥、印章、瓦当等。其资料多靠传世或未经科学发掘出土获得,局限于对器物的考证和考据。但以田野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从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诞生至今,只有7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在中国确立后,金石学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 金石 铭刻学 ☛ 金石学jin shi xuethe study of inscriptions on ancient bronzes and stone tablets 金石学epigraphy;study of inscription on ancient bronze and stone tablets 金石学epigraphy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