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胎漆器以金属为胎加以髹漆而成的器物。早期的金属胎漆器基本上都是出于楚墓或受楚文化影响的墓葬。楚国的金属胎漆器,其胎质主要为青铜,如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及湖北江陵、荆门等地楚墓出土的髹漆青铜镜、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髹漆铜人、爬虎状青铜挂钩等。金属胎漆器的出现是以装饰青铜器为目的。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髹漆青铜镜,背面采用黑、黄、银灰等色漆绘制盘结起的虺纹等图案,十分艳丽;曾侯乙墓出土的髹漆铜人,用红、褐等色漆彩绘出服饰,使铜人栩栩如生。用色漆装饰青铜器、具有色彩艳丽、图案变化多样、制作方便等特点。制作时,只需将青铜器表面进行适当的打磨,然后即可以直接髹漆,而不需像一般木胎漆器那样进行刮灰与打底。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黑色或绿色的锈蚀,而表面髹漆的铜人与爬虎状挂钩,有的虽然出土时漆膜已经脱落和损坏,但漆膜脱落处却显出一种亮黄的青铜光泽,表明有漆膜保护的青铜表面的锈蚀程度比较轻微。金属胎漆器的出现,对生漆的使用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创新,表明我国生漆在金属防锈中的应用,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