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刚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刚石 咸亨三年[277年],燉煌上送金刚,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出天竺[今印度]。 《晋咸宁起居注》(据《太平御览》卷八一三引) 【评】这是有关金刚石最早的记载。 (李仲均、艾素珍) 玉人攻玉,必以邢河之沙,其镌镂之具,必用所谓金刚钻者。形如鼠粪,色青黑如铁如石。相传产西域诸国,或谓出回纥国。往往得之河北沙碛间鸷鸟海东青所遗粪中,然竟莫知为何物也。盖天下至坚者莫如玉,古者,惟锟铻刀可以切之。今此物功用乃与锟铻均,其坚可知矣。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一六《金刚钻》 【评】锟铻石为黄玉,金刚钻即金刚石。宋代已能区别二者。 金刚石jīn gāng shí一种由纯碳组成的矿物。742—756年刘[XCHAR[R201405004_FZSYK_F9AD]]《隋唐嘉话》卷中:“贞观中观婆罗门僧言,得佛齿,所击前无坚物,傅奕闻之,谓其子曰: 非佛齿,吾闻金刚石至坚,物不能敌,惟羚羊角破之。汝可往试之焉。”1602年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巴尔斋亚: 地产各色玉石、金刚石、[XCHAR[R201405004_FZSYK_F9AE]]青石。”1828年马礼逊《广东省土话字汇》:“DIAMOND,金刚 Kum kong, or 金刚石 Kum kong shek. Golden steel stone. 钻石 Tsune shek. The boring stone.金刚砂 Kum kong sha, Diamond sand.”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器石 > 金剛 > 金剛石 金剛石 jīngāngshí 即金剛。 矿物 矿物矿(~苗;银~;金~;煤~) 另见:颜料 矿石 开采 ☚ 矿物 岩石 ☛ 金刚石 金刚石为四月出生,象征清洁,无瑕。 ☚ 血色石 翡翠石 ☛ 金刚石矿物名称。元素碳家族中的一员。金刚石有天然金刚石和人造金刚石两大类。天然的中国称为金刚钻或钻石。化学成分C,等轴晶系,常见晶形为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及其聚形,折射率2.407(红光)、2.409(橙光)、2.417(黄光)、2.427(绿光)、2.435(蓝光)和2.451(紫光),色散值D=2.451(紫 )-2.407(红)=0.044,大于任何天然的无色宝石,因此其内反射光呈现璀璨的彩色。临界角24°25′(黄光),在波长300~480 nm,即包括紫外线和远红外线范围都是透明的。摩氏硬度10,维氏硬度为刚玉的150倍、石英的1000倍,密度3.52 g/cm3,热导率1000~2600W/(m·℃)。在空气中加温至850~1000℃时燃烧,发出浅蓝色火焰,全部变成CO2不留残渣。在隔绝氧的条件下加温至1000~3000℃时,慢慢地变成石墨,再加温至3700℃时熔融,沸点4830℃。金刚石可以分为Ⅰa、Ⅰb、Ⅱa和Ⅱb等4个类型:Ⅰa型含杂质氮达0.1%~0.3%,短于300 nm的紫外线被全部吸收,紫外线照射有蓝色荧光,不导电,占天然金刚石产量98%以上。Ⅱb型除含氮较少外,其他全同Ⅰa型,它在天然金刚石中仅占0.1%,绝大多数是合成金刚石。Ⅱa型含氮极少或无,对紫外线透射到225nm,在紫外线照射下大多无荧光,也无磷光,不导电。Ⅱb型含硼,紫外线照射后有磷光,是半导体。Ⅱ型金刚石极少,但重达几百克拉以上的巨大晶体都是Ⅱ型,从不带黄色。无色至微黄色而透明的金刚石,是珍贵的宝石;透明而又具有鲜艳红、绿、蓝、黄等彩色的金刚石,是极其珍贵的宝石。1978年中国山东临沭县岌山常林发现的常林钻石为31.6 g(158ct),形态别致,世所罕见。1985年美国报道了1颗重达178 g(890ct)的宝石级金刚石,价值1亿美元。1954年美国G.E公司首次合成世界第1颗人造金刚石。现今工业用金刚石有90%为人造金刚石,特别是人造金刚石薄膜备受青睐。人造金刚石系以石墨为原料,在高温(1400~2000℃及2000℃以上)、高压(5.5~7.7 GPa及7.7 GPa以上)和催化剂存在下制成。产品有薄膜状的和颗粒状的。颗粒状的有纳米级(10-9m级)的超细粉末,也有厘米级的。目前人造金刚石最重的约5.2 g。金刚石有80%用作高硬度的工具材料和高温下工作的仪器和器件。金刚石也是“宝石之源”。 金刚石 金刚石中国史籍所见大秦物产。《本草纲目》卷10引《玄中记》云: “大秦国出金刚,一名削玉刀。大者长尺许,小者如稻黍。着环中,可以刻玉。观此,则金刚有甚大者。番僧以充佛牙是也。欲辨真伪,但烧赤,淬醋中。如故不酥碎者为真。若觉钝,则煅赤,冷定即锐也。故西方以金刚喻佛性,羚羊角喻烦恼。” ☚ 碧五色玉 绿金精 ☛ 金刚石一种矿物。成分为纯碳。等轴晶系。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等晶体。硬度10,比重3.47—3.56。强金刚光泽,灿烂闪光。高级的切削、研磨材料,最贵重的宝石。在X光下透明,可与仿制品区别。以无色透明为最佳,略带色素的一般要“减等”。但带一点蓝色即“水火”色的也是佳品。深蓝、深黑和深黄色的分别称“蓝钻”、“黑钻”和“金钻”。透明的经过琢磨称“钻石”,用作装饰品。 金刚石一种结晶形碳。无色透明,具有很高的折射率。呈等轴晶系,常为八面体,也有其他形状。密度3.51克/厘米3,熔点3550℃,沸点4827℃,硬度10,是最硬的物质。同各种药剂无作用。是用作切割、钻孔、研磨的最好材料。 金刚石jīn gāng shí《本草纲目》石部第10卷金刚石(8)。药名。 金刚石 金刚石金刚石是664地质队在1982年才发现的矿产,产于皖北地区,已发现矿点2处。金刚石产于上震旦统的燧石砾岩中和第四系砂砾层中。从燧石砾岩层中采9个选矿样选出45颗金刚石,样品品位每立方米0—0.775毫克与工业品位相差甚远。从砂砾层中共采选矿样595.04立方米,选获金刚石63颗,计重131.09毫克,金刚石粒度小,最大一颗为2.7×2.8×2.9毫米,重22.3毫克。金刚石含量低于工业指标,规模小,无工业开采价值。 ☚ 白云母 五 工艺美术原料矿产 ☛ 金刚石 金刚石金刚石的硬度高达10度,是地壳里最硬的矿产,被称为 “坚硬之王”。它是由碳(C) 组成,单晶常呈八面体,晶面常弯曲,鼓起成球面,晶形轮廓则成浑圆状。迄今为止,人类利用的天然金刚石来自原生矿床或砂矿床。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即开始了金刚石地质工作。20世纪50年代,在湖南沅水流域首次发现了具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砂矿。1964年,地质部在山东临沂召开了全国晶刚石专业会议。1965年在贵州首次发现了含金刚石金伯利岩,从而推动了金刚石地质工作的发展。同年,在山东沂蒙山区第一次找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金刚石原生矿床,这是我国金刚石地质工作的重大突破。70年代,又在辽宁南部找到了具有较大规模的品位高、质量好的金刚石原生矿床。从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除了在山东的砂矿和原生矿床中继续发现了一颗又一颗大金刚石,其中包括全国最大的 “常林钻石” 之外,在辽宁发现了多处新的金刚石产地或线索,并首次发现了四面体形的金刚石和Ⅱb型金刚石。在西藏、安徽、江苏、河南、湖南、新疆、山西等地也发现了金刚石。在贵州东部发现的48条白榴镁煌斑岩,呈岩床、岩墙产出; 鄂西也发现了钾镁煌斑岩。四川攀西地区找到了白榴金云火山岩。河北南部发现了几条金伯利岩岩脉和几个岩管。迄今全国已有10个以上的省区找到了金刚石,探明储量约居世界第十位,其中山东金刚石储量约占全国金刚石总储量的68%,其次是辽宁、湖南。重要的矿床类型为原生金刚石矿床和金刚石砂矿床。 ☚ 机械加工工业非金属矿产 油石 ☛ 金刚石 金刚石湖南省具工业价值的金刚石矿床均分布在沅水流域,已探明的金刚石矿产地主要在常德丁家港、桃源县、沅陵县窑头、黔阳县新庄垄等矿区。至1988年底,保有储量为66.8万克拉,居全国第三位,工业储量在南方十省中位居第一。常德丁家港金刚石为一中型矿床,全矿区勘探面积为4.2平方公里,矿区内平均品位(金刚石)为3.7毫克/立方米、(黄金) 12毫克/立方米,探明储量(金刚石)为54.97万克拉,保有储量为43.91万克拉,其中工业储量占保有储量的58.8%,金刚石以无色透明者为主,其次是淡黄色和浅灰色,结晶一般完好,以八面体居多,金刚石易选,且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适宜露天开采,该矿区设计规模为8000克拉/年,年处理砂38万立方米,并且综合回收黄金。 ☚ 大理石 硼矿 ☛ 金刚石diamond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