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寄人篱下图页
清。金农绘(见《金农玉壶春色图轴》条目)。纸本墨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虽为一幅小品,但寓意极为深刻。金农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由归安知县裘思芹保荐应博学鸿词科,未被选中,抑郁不得志。虽博学多才,却一生怀才不遇,生活困顿,直至衰老穷困而死。中年以后,寄寓扬州,卖画为生,穷愁潦倒,以庵、寺为居,饱尝了世态炎凉,因有感而作此画。图中两块方形篱笆墙,中间留出一扇长方形的门洞墙内插花虽有凋谢,却仍然生机勃勃,竞相开放。他曾题《墨梅图》,以梅花自喻,梅花虽好,且园门敞开,但终无赏花之人,情景萧寒而凄凉。作者流落异乡,寄人篱下的孤寂、怨愤之心尽泄于画中。画面构图极大胆,两块篱笆在很小的画幅上占了主位,使画面显得呆板、僵硬。但墙内开放的梅花,门中上下的梅梢和落花,却使画面产生了变化而显示生机盎然,别具匠心。画面右侧的大而浓重的题字“寄人篱下”,既破掉了右边长方形的空白,也起到了提醒画面和点题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