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云翘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云翘传

金云翘传

一名《双奇梦》。题“青心才人编次”。写明代临清良家女王翠翘,与书生金重订有婚约,因老父入狱,兼母病妹弱弟幼,被迫卖身,受骗为娼。后与书生束正相识,乃落籍从良,受大妇妒,逃出后,遇大盗徐海,携归奉为夫人。翠翘劝徐归降官府,既而督府食言,徐被杀,翠翘愤投钱塘江,为尼觉缘所救。时其妹翠云遵其嘱已代嫁金重。金重找到翠翘,要求成婚,翠翘许以夫妻之名而不行房事。书名从三人姓名中各取一字合成。情节曲折,文字亦较动人。另外,越南古典文学名著有《金云翘传》,阮攸作。有清刊本和1983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本。

☚ 惊梦啼   合浦珠传 ☛

《金云翘传》

青心才人

《金云翘传》全称《贯华堂评论金云翘传》,别称《双奇梦》、《双和欢》。据清顺治刻本的内证判断,初稿约成书于明末清初。初稿较详,康熙间始出经后人删削的简本。清代广为流行的是以简本为基础的各类翻刻本及修改本。

《金云翘传》书名袭《金瓶梅》故智,从书中有婚姻爱情关系的三人(金重、王翠云、王翠翘)名字中各取一字,组合而成。全书共二十回。作者署名青心才人,其真实姓名和生平事迹至今无人知晓。戴不凡先生认为青心才人即天花藏主人,乃徐震的笔名之一,证据不足,难以成立。我们现在仅能凭《金云翘传》一书来推测青心才人的一些情况。初步可以断定: 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失意文人,仕途不通,得不到权势人物的赏识,沉沦为以写作通俗小说为职业的“才人”。在中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的明末清初,他不仅没有被“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条所征服,反而心存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崇拜“天理”的大敌——“人欲”(情),公然通过自己的笔名亮出了人欲的大旗——“青心”二字合起来便是“情”字。青心才人,就是他自命为是个钟情的风流才子,是一个用文学创作来进行反理学斗争的人。

《金云翘传》是根据明朝嘉靖年间著名海寇徐海和妓女王翠翘的有关传说、笔记、拟话本、戏曲等文献资料,融进大量明末现实生活素材创作而成的。

《金云翘传》着力刻划了王翠翘的形象。首先描写了她的美貌与姿韵、才艺。她“生得绰约风流”,“性喜豪华”,不仅“通诗赋”、“尤喜音律,最癖胡琴”,但“红颜薄命”,作者为了突出她内在美好品质和女中丈夫的精神气质,几乎把旧社会知识妇女的各种不幸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作者云:“玉不磨不知其坚,檀不焚不知其香”,在人生磨难的种种考验面前,王翠翘的个性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书中虽然也写丑恶,但宗旨不在暴露黑暗,而在衬托主人公的美好,她所经历的重重苦难,好似专门为考验她的美质而设的重重难关。家难当头,这位热恋中的少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毅然牺牲完美的爱情婚姻,锐身赴难,以牺牲贞操、爱情、理想的沉重代价,救出了父亲、弟弟两条性命,挽救了有覆灭危险的家庭;被拐卖到妓院,她为了维护人身自由进行了誓死抗争,但误中楚卿“携逃”的圈套,终落火坑;偷嫁束守,被束父告官,逼使重回妓院,她据理力争,并当堂赋诗,赢得太守同情,打赢了官司;被束守正妻劫持凌虐,身为婢妾,能忍辱含愤,终于逃离虎口;第二次被拐卖,在台州妓院,风尘识英雄,不仅跳出火坑,而且参加了徐海领导的武装暴动,成为徐海的助手,借义军力量向仇人复仇,向恩人报恩;在官军派人招降时,她出于轻信,主张投降,上了督抚假招安的当,徐海兵败身死,她受到督抚戏侮后指配永顺酋长,痛悔有负徐海恩义,投江自杀。

她的性格美,正是在这些苦难熬煎之中显露出来的。这些美质大大突破了普通才子佳人小说中女主角的浅表性格,几乎将理想佳人的一切美好品质汇萃于一身。因而,王翠翘被塑造成一个内涵丰富的复杂典型。首先,她是一个焕发着强烈青春气息的女性形象,有着浓烈而挚着的情感,是个“情种”形象。这正是同封建理学水火不相容的性格。同时又敢于突破封建礼法,勇敢追求爱情与婚姻幸福。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先进思潮。她反对禁欲主义式的禁锢,凭智慧和勇敢实现了自由恋爱。同时,又能以极大的理智来克制感情的冲动,实现同爱人之间朋友般的正常交往,而力避婚前发生性行为,旨在维护未来婚姻的健康幸福。当爱情成熟,她能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断然同心上人对天立誓订盟,约为婚姻。不仅表现了她的至情,而且也表现了非凡的胆识和理智。其次,她临大事而不惊,作风干练,勇于舍己救亲。再次,她热爱自由,为维护人身自由,她有宁死不辱的斗争精神。初落妓院,曾以自杀来反抗老鸨的强暴。第一次赎身,知府迫令回妓院,她断然宣告:“任凭老爷鼎烹刀砍,此事实难从命。”“宁可法下死,不愿复入娼家。”何等坚定豪放! 确有女中丈夫气概。再则,她十分热爱生活,在常人难以忍受的折辱痛苦之中,她以惊人的毅力忍辱负重,千方百计活下去,以图报仇之计。这又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韧性。最后,她恩怨分明,对恩人绝不相负,对仇人绝不忘仇,可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对恶人讲“恕道”。这种杀伐决断,已有起义女英雄的品格。当然,她的性格也有局限,如,存在宿命论思想和某些封建道德观念,特别是为了封建荣利而主张投降,造成了起义事业的惨败,也使她终生抱愧,无以赎罪,只好为徐海守节,即使重逢当年盟誓的心上人,也不肯再续姻盟,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做名义夫妻,实仅为异性密友。

尽管她也有缺点,但瑕不掩瑜,仍不失为明末清初白话小说中一个出类拔萃的女性形象,使千人一面的众多佳人形象显得黯然无光,以其不寻常的典型意义丰富了古典小说人物画廊。

《金云翘传》中另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就是起义英雄徐海。书中写他是商人出身,为人豪侠尚义,同情受害者而无比憎恨腐败的政府,并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他举兵起义,打得官兵闻风丧胆,所向披靡。商人出身的起义领袖,在中国历史上颇为少见。明朝嘉靖年间以徐海、王直等为首的沿海人民起义,被封建政府诬为倭寇,实际上是以商人为首的平民起义,起义领导人的目标是打破明政府的海禁,开放国际贸易渠道。因此,这种起义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不同,具有新的时代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要求迅速冲破封建枷锁的产物。尽管起义的主力军是破产农民,但商人充当领袖却是不容忽视的最大特征。在知名小说中,描写商人的武装反抗,并把起义领袖做为悲剧英雄来歌颂,《金云翘传》是绝无仅有的范例。

《金云翘传》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典型,而且在妇女题材的开掘、艺术方法的开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它是一部较早探讨封建时代具有出众才色的女性命运问题的作品。作者看到黑暗的封建社会无情地吞噬着许多知识妇女的青春和生命,对她们充满同情之心,却又不能从社会制度上去寻找悲剧的原因,只好用宗教哲学中的“命运”说来加以解释,哀叹“佳人命薄,红粉时乖”,从而把“红颜薄命”当做小说的基本主题来表现。这无疑是提出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在封建社会的末世,吃人的理学猖獗肆虐的时代,这个问题尤其显得突出。掌握着权势与金钱的封建统治势力,把无限度的肉体享乐当成是自己的特权,把广大妇女当成是他们玩弄取乐的工具。而妇女中的才色出众者更是群魔争啖的对象。明末清初时的知识妇女,受时代进步思潮影响,已经初步产生了个性觉醒的倾向,意识到自己的人格尊严和感情自由的可贵。而这些女子的性格之美又都同其理想之美密切相关,未有个性被扼杀而能安然善终者。故在知识妇女中,鲜有幸福结局者。作者对广大知识妇女的悲剧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

《金云翘传》第20回署 “贯华堂评论”的一段回前总评写道:“说者曰:‘地已倾西北矣,乃齐死生一味荒唐,作者之罪出庄子上。’吾则以为天满东南,字字是五色石,作者之功,不在女娲下。”这一评语,所指的是作者对待题材中的悲剧性内容所采取的态度。所谓“说者”的话,是站在封建卫道者的立场,责难作者是非不明,把一个丧失贞节的女子当作正面人物来歌颂,好比庄子对生与死皆加庆贺的态度一样荒唐。评论者不同意这一见解,认为作者有“补天”之功——将“缺陷”加以弥补,对一个被迫失节的女子道德的完美给以充分的肯定。假如把这段话中的“地已倾西北”理解为理想的破灭、美被毁灭的悲剧,那么,在作品中当指王翠翘同金重这一对情种间美好爱情婚姻的破灭。违背婚姻誓言的王翠翘,不仅未受作者指责,反受作者赞扬,有的人认为作者无是非观念。所谓“天满东南”,暗寓“补天”,即对客观现实的缺陷(悲剧性存在),通过作家的加工,使之理想化,不仅主人公背誓失节的行为得到合理的辩护,由污点变为美德的体现,而且已经被毁灭的理想婚姻还能破镜重圆,最后以喜剧式的大团圆收场,使面临彻底毁灭的王翠翘遇难呈祥,意外获救,得保劫后余生,并与初恋的情人重温鸳梦。这种悲喜剧的结合,乃早期文人白话小说的一种审美趣味。一方面看到人生悲剧的惨痛现实,一方面又人造出比较合乎理想的结局来安慰受伤的心灵。这正是此后《八洞天》、《五色石》等文人白话小说所大加张扬的美学趣味。

《金云翘传》是一部有国际影响的古代小说。对越南文学的影响尤其巨大。越南诗人阮攸用六八体长诗形式改译的《金云翘传》被誉为“越南的《红楼梦》”,并被誉为东方古代文学名著,实际只不过是中国小说的越文诗体翻译而已。这部长诗对整个越南文学影响极大,不仅改编成各种文体,编为戏剧上演,且影响到民间口头文学,在整个越南文化中印下了深深的烙印。至于日本,则将《金云翘传》整个改译成日本小说,或取其部分情节敷衍成新的小说、戏剧,影响之大仅次于越南。如《风俗金鱼传》就是用日文改写的《金云翘传》,情节与形象体系照旧,只不过把地名、人名换成日本的,再在细节上加一些日本的印记。


金云翘传 - 通俗小说鉴赏 - 可可诗词网

金云翘传

 又名 《双奇梦》、《双和欢》,署 “青心才人编次”。版本分繁、简二系: 繁本大型二十回不分卷,以明末清初山水邻刊本为宗。简本中型四卷二十回,以清康熙间啸花轩刊本为宗。解颐堂刊本,“颐园五种”本、谈惜轩刊本。另有后出抄本数种。
 
 书叙北京员外王两松长女王翠翘,为了解救身陷冤狱的父亲和弟弟,毅然牺牲自己和同乡少年金重的纯洁爱情,卖身赎父,身历薄命佳人各种磨难,两度身陷烟花,一度为妾为婢,受尽妒妇百般凌辱虐待。幸为盗酋徐海救出火坑,成为压寨夫人,并靠徐海的武装力量,对仇人复仇、对恩人报恩,总算雪冤泄愤,重获人的尊严,并大展不让须眉的才能。正当徐海义军兵威大盛之计,王翠翘不幸为督抚假招安的诡计所愚,梦想招安后衣锦还乡,力主投降,导致徐海兵败身亡。王翠翘备受督抚戏侮后,又被督抚送给永顺军长为妻。翠翘随土酋乘船到钱塘江,投水自杀,后为女尼觉缘所救。最后翠翘之弟和初恋情人金重已为官,来钱塘寻翠翘,全家重新团圆。
 《金云翘传》近代以来在国内渐趋湮灭,多数小说史家对其忽略不谈。但却名噪日本和越南,影响甚大。日本不仅收藏了近十部旧版原著,并有译本《通俗金云翘传》 出版,还有不少小说家对其进行摹仿、改写,其中最有名的是《风俗金鱼传》。越南诗人阮攸据这部中国小说写的六八体长诗 《金云翘传》(《断肠新声》) 是越南人引以自豪的经典名著,对越南文化影响巨大。
 这部书最值得称道的,一是对主人公王翠翘美好心灵和悲惨际遇的强烈对比描写,二是对造反英雄徐海形象的塑造。书中既有缠绵销魂的情致,又有金戈铁马的豪举,生活容量十分丰富。在艺术上,它是中国文人白话小说由传统婚恋题材向广泛的社会写实题材的过渡,也是由迷醉浅薄的喜剧趣味到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的觉醒,为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升华提供了经验。
 作者不满足于流行才子佳人小说女性形象的虚幻苍白,力争创造出具有最大艺术概括力的完美的典型形象。作者根据历史上才色双全的女性大多数遭际悲惨的事实,得出 “佳人薄命,红颜天妒”的结论,虽说用不科学的宿命论来解释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剧,但毕竟正视了这一事实,并且把真实反映这种悲剧内容当成自己的艺术追求,认为悲剧更能显示人物内心的美好世界。第一回的开头,就明白地阐述了作者对悲剧的这种理解……
 
 单道佳人薄命,红粉时乖,生了绝代的才色,不能遇金屋之荣,反遭那摧残之苦。试看从古及今,不世出的佳人能有几个得无破败!昭君色夺三千,不免塞外之尘;贵妃宠隆一国,难逃马嵬之死;飞燕、合德,何曾令终; 西子、貂蝉,徒贻话柄。这真是造化忌盈,丰此啬彼。所以,易安末年抱怨,朱淑贞晚节伤心,蔡文姬悲笳哀咽尤为可怜。大抵有了一分才色,便受一分折磨,赋了一段才情,便增一分孽障。
 
 作者也借“红颜薄命”来渲泄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不平。这种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同一些粉饰现实、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趣大相径庭。作者旨在通过悲剧美的创造,表现人物性格的崇高,借以感动读者心灵。作者还明确论述了悲剧对塑造有深度的艺术典型的巨大作用:
 
 往事休提,即如扬州的小青,才情色性无不第一,嫁了恁般的呆丈夫,也折得够了,又遇着那般的恶妒妇,生生活活直逼立 [罹] 苦杀了。岂不可伤,岂不可痛! 正惟可伤可痛,故感动了这些文人墨士,替她刻文集,编传奇,留贻不朽,成了个一代佳人。谁人不颂美生怜,那个不闻名叹息! 若令小青不遇恁般狠毒的女平章,稍得优游于小星之列,将愁云怨雨,化为雪月风花,亦何能留传不朽哉! 大都玉不磨不知其坚,檀不焚不知其香。非惟小青为然也,凡天下美女,赋才色而生不遇时,皆小青之类也,则皆可与小青并传不朽。
 
 在这种自觉的悲剧意识支配下,作者笔下的悲剧女主人公王翠翘,便被写成众美汇萃的女性典型。从貌上讲,美色无双; 从才上讲,能诗能文而又见识不凡,智勇兼备; 从艺上讲,善解音律,弹得一手好胡琴; 从情上讲,纯情热烈,足称情种; 从德上讲,洁身自爱,言而有信,恩怨分明,舍己救人,孝亲爱弟,仁民爱国……这是作者笔下的女性完人。作者不惜笔墨反复渲染王翠翘的人性之善。这种美主要不是通过作者的介绍,而是通过丑恶环境对主人公美好的人生追求、道德操守一次比一次更无情的毁灭性打击显示出来的,从而使这一人物形象成为撕裂无边封建夜空的一道闪电。尽管作品的最后结局仍未彻底摆脱大团圆的俗套,但作者的主要笔墨则是用于摹写社会人生悲剧,即使在结尾的勉强团圆中,仍使主人公心灵上留下难以医治的创伤,虽与原来的有情人重续姻盟,举行了婚礼,也只是名义上的夫妻而已。虽然人还活着,但青春和生命之水已经枯竭。王翠翘形象同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根本区别在于: 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中的 “佳人”尽管在婚姻追求中有 “小人拨乱其间”,但都是生活的小波澜,小考验,女主人公总会 “遇难呈祥”,不仅保住封建传统最重视的贞操,不会因嫁二夫而遭受舆论的谴责,也不会失身于自己不爱的丑类,因而结局的团圆必是初嫁才子的新婚之喜。《金云翘传》的作者偏偏在一个被迫丧失贞操的妓女身上挖掘人物灵魂的美,并让书中的众多人物也抛弃片面的仅凭贞操来评价一个女性的传统偏见。作者和书中人物徐海、金重等对王翠翘抱有喜爱情感的人,都不把王翠翘的失节当作她的污点,而认为她身虽失节,心仍忠贞。这种对贞节的看法,虽仍未跳出封建道德观念的圈子,但毕竟同“以理杀人”的封建正统思想旨趣不同。封建卫道者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女失节是不可原谅的恶迹,为了维护节操,应当临难自杀。王翠翘虽也一度产生自杀动机,但为了父母家人的安全,为了将来复仇的需要,她学习 “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处世原则,在落难失节的惨痛打击下,忍辱负重,无比坚强地活了下来,显示了强者的抱负和斗争精神,一改“红颜力弱”而任人宰割的传统佳人面貌。初次被拐卖入娼,失身于乌龟马不进,毁灭了王翠翘视如生命的少女的童贞,算是救父、弟两条性命的高昂代价。在遭受马不进无情轻薄之际,她曾后悔当初未把童贞提前献给自己所爱的人金重。落入烟花之后,她用尽心机要跳出火坑。由于急不择路,又为无行文人楚卿骗奸,自己意识到贞操已彻底丧失,活下去也失去了社会的同情,丧失了做个普通女子的资格。失节之后再死也难洗丑名,因此,再没有为维护贞操而自杀的必要。落入火坑后,仍不放弃自我解救的努力,经过深心选择,终于跟嫖客束生从良,做了小妾。不料束生之妻宦氏骄妒异常,竟靠娘家吏部天官府的权势,派悍仆劫掠王翠翘为奴,百般凌辱戏侮,从而使翠翘甘为婢妾的可怜希望也落了空,不得不避难逃走,出家为尼。又因藏身尼庵的消息泄露,为防再落宦氏毒手,第二次逃难,失身于人贩子薄倖之后,第二次被卖为娼。最后在妓院结识造反英雄徐海,以身相许,终于跳出火坑,享受大王夫人的荣宠,成为徐海言听计从的高参。虽借徐海之力为自己复仇出气,但她不愿随徐海反抗朝廷,幻想通过受招安享受封建荣华富贵,结果事与愿违,封诰未得到,反葬送了起义事业,使丈夫徐海饮恨而死,自己重新成为任人戏侮玩弄的阶下囚。本想对徐海感恩图报,却无意中害了他,于是翠翘毅然决定为徐海守节,以报答其真心相爱的恩德,在被督抚指配为土酋之妻后,毅然投江自杀; 即使被救后与自己的初恋者重逢,勉强续了姻盟,也不肯与他行房事。这一结局,同其他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迥然不同。这正是作者摆脱公式化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大胆尝试。这种尝试秉承的是生活逻辑和人物心理的逻辑,为《红楼梦》作者“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王翠翘的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段生活就是亲自参加徐海造反事业的时期。在梦觉道人所辑明末拟话本《幻影》中的王翠翘故事,题目便是“生报华萼恩,死谢徐海义”。到了《金云翘传》中,华萼这个人物没有了,华萼出钱替翠翘赎身的情节换成了徐海出钱替翠翘赎身,从而使翠翘的恩人统一在徐海一个人身上。无论是劝降还是投江以及投江遇救后的守贞,都可视作是翠翘从不同角度感念徐海恩义的行动。“劝降者正道,杀降者不仁。妾自行正道,何必知误人?杀之非妾心,其死实由妾,所以钱塘江,一死尽于节”。正明确点明了这一点。讲究守节本是封建观念,但能克制同另一个自己所爱男子的情欲,甘心为一个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十恶不赦的盗魁守节,又是王翠翘惊世骇俗的奇特品格的体现。
 在作者笔下,徐海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既讲义气,又有勇有谋,官兵是他的手下败将。他的造反,是被政府腐败所逼。他受招安,除了受爱妻影响外,是出于良好的爱国愿望。一个生龙活虎的英雄,在战场上是无往不胜的勇将,却含恨死于草包督府假招安的诡计。作者对他的敬佩、同情和惋惜是溢于言表的。这又显示了作者的惊时骇俗的思想因素。
金云翘传

金云翘传

清初世情小说。凡二十回,署“青心才人编次”。小说以王翠翘为主要人物,以她的身世遭遇为主要线索而展开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形象的描写,典型性格的塑造和心理状态的刻画,活生生地凸现了鲜明的艺术形象。它的命名,和《金瓶梅》一样,以书中主要人物金重、王翠翘、王翠云的姓或名拼合而成,两者的承袭关系十分明显。

☚ 平山冷燕   肉蒲团 ☛

金云翘传

又名《双奇梦》、《双欢合》。长篇小说。清佚名撰。四卷,二十回。旧题“青心才人编次”。书叙徐海与王翠翘、王翠云、金重等人故事。明嘉靖间临清有良家女子王翠翘,初与书生金重订婚。金重因事远别,翠翘遭家难,沦为娼。后于勾栏中识书生束正,落籍从良。因束之大妇妒,翠翘逃出,依老尼觉缘。后又被骗卖为娼。幸遇大盗徐海,携归奉为夫人。徐海为盗海上,屡败官军,声势甚大。后从翠翘劝说,归降官府。官府食言,徐海被杀,翠翘亦投钱塘江,幸被觉缘救出。翠翘有妹翠云,此时已按翠翘临别嘱托,代姊嫁金重。后翠翘与金重团聚,金重要求完婚,翠翘只许结夫妻之名而不行夫妻之事。书名《金云翘传》,乃按《金瓶梅》例,取金重、翠云、翠翘三人姓名合成。情节生动,文字亦较佳,无淫秽描写。明史胡宗宪传,记有翠翘劝徐海归降事,可知故事有一定史实根据。有题“贯华堂评论”、“圣叹外书”之清刊本,大连图书馆藏。

金云翘传

《金云翘传》

越南古典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品,是著名诗人阮攸所写。阮攸(1765~1820)字素如,号清轩,河静省宜春县仙田乡人,出生于黎氏王朝时显赫的贵族家庭,自幼受“重忠义,擅文章”的家庭传统的熏陶。1812年出使中国,进一步接触到中国的古典文学,并对当时流行颇广的“才子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就有我国清初流行的青心才人的章回体小说《金云翘传》。阮攸回国后,借用中国《金云翘传》的题材,结合越南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和自身坎坷际遇的生活体验,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形式,写出了越南的《金云翘传》。
《金云翘传》全诗共3254行,分为12卷,是部长篇叙事诗。长诗主要描述了女主人公翠翘命途多舛的一生,借此反映当时越南广大妇女和被压迫群众的悲惨命运。全诗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因素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基本倾向是进步的。但在女主人公身上不时流露出的“三从四德”“夫贵妻荣”“忠君报国”“逆来顺受”等封建传统观念,也有损于人物性格的光辉,起到了消极作用。此外,作者着力刻画和歌颂的英雄人物徐海也受到了严重的歪曲,这反映了作者世界观中的封建正统观念和对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缺乏认识。但不管 《金云翘传》如何有瑕疵,它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 2.其他国家和地区文学作品   春香传 ☛

金云翘传

叙事长诗。越南作家阮攸作于1813[原刊缺损]年之间,分12卷,取材中国民间流传的王翠翘和徐海的爱情故事,反映越南黎王朝的社会面貌。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同情受害弱女的不幸,歌颂主人公纯洁的爱情和反封建的精神。人物生动,结构严密,语言凝练,音调铿锵。一直是越南人民喜爱的古典名著。

金云翘传

四卷二十回。题“青心才人编次”,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书大约成于明末清初。长篇小说,又名 《双奇梦》、《双和欢》,叙述明代中期北京才女王翠翘痛苦曲折的人生经历故事: 王翠翘貌美且工诗文音律,与书生金重私订终身,家庭遭难,为解救父亲和弟弟,卖身为婢妾,不想落入娼家。无锡书生束守爱其才貌,将其救出从良,又遭束守之妻宦氏百般折磨。逃入庵院,再次被骗入青楼。翠翘死心绝念,在台州妓院达观放怀,豪歌饮宴,成为名妓。绿林英雄徐海结识翠翘,带十万兵攻打台州,迎娶翠翘,并派兵捉来骗害翠翘的几个仇人,一一报仇。后徐海被督府以假招安阴谋剿杀,督府在庆功会上百般调戏翠翘,然后赏给手下一个酋长,翠翘投江被救。结尾时才与金重团圆,与妹妹翠云同作金重妻室,夫贵妻荣。该书总体框架格局是才子佳人故事,行文中也间杂吟诗作赋的描写,但内容与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有很大不同。书题包含的三人,“金”(金重)、“云”(翠云)不过是陪衬角色,只有 “翘”(翠翘)是全书集中描写的主角。她是一个佳人,但两番做妓女,四次结婚,这种“失节”的描写在一般的才子佳人小说中是回避的,所以它更像一部下层风尘女子的苦难史。在描写翠翘大起大落悲惨遭遇的同时,揭露了马不进、马秀妈、宦氏、薄幸、督府等人的丑恶嘴脸,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种种黑暗。而对造反为寇的徐海,作者却将其写成了一个光明磊落的英雄,表现了反抗精神。该书艺术上最大成就是主人公翠翘形象塑造比较鲜明,情节也曲折多变。但语言欠生动,并有宿命预言等穿插于情节中,是其不足。总的来看,该书在明清小说史上有一定地位,但尚属二三流之作。该书对越南文学关系却极为重大。越南著名文学家阮攸 (1765—1820) 据此书改写成越南长篇古典叙事诗《金云翘传》,情节与此书几乎全同,但更加生动感人,成为越南古典文学中的名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明清间述翠翘事的小说、杂剧有很多,如王世贞编辑的 《续艳异编》、余怀 《王翠翘传》等。相比之下,写这一题材的以该书内容最为集中和丰富。有本衙藏板本,题“贯华堂批评”、“青心才人编次”序署“天花藏主人”,藏大连图书馆。啸花轩刊本,藏北京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谈惜轩刊本,题《双奇梦全传》,又作 《双和欢》,藏哈佛大学。道光 十四年(1834)刊 《怡园五种》丛书本,题 《双奇梦》,日本神山闰次旧藏。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出版校订排印本。

《金云翘传》jin yun qiao zhuan

The Tale of Jin Yunqiao→青心才人 (Qingxin Caire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