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女真族建立金朝(公元1115—1234年)的早期都城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南2公里处的白城。为都时间38年。遗址由两个长方形的城一横一竖连结而成,平面呈“L”形。两城之间有夯筑的隔墙,设有门沟通两城。北城南北长1828米,东西宽1553米。城内主要遗址有冶铁作坊。南城东西长2148米,南北宽1528米。城内主要遗址有:西部皇城的五重宫殿台基,东部的官邸、官署等建筑遗址。皇城建于天会二年(公元1124年),是仿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形制而建的。宫殿遗址平面呈“工”字形。南、北两城及皇城的南、北二墙,城上附设的马面、角楼、城门外的翁城等遗址至今还保存着。城内遗物有黄、绿琉璃瓦、砖等建筑材料,陶器、铁、铜、银、石质的兵器及生活用具。如铁制甲胄,铜镜(有的上边还有“上京警巡院”字样),铜钱,银镯,银锭及一些银器,石臼,上京路的官印,腰牌,“上京宝胜寺前管内都僧承宝严大师塔铭志”等。城东部的金代小城,据说是囚禁宋徽、钦二宗的地方。上京会宁府遗址的发掘,为研究金代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1982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蒲与路故城遗址 ☛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位于哈尔滨市东南的阿城市城南2公里,濒临阿什河左岸的白城,是金代初期的都城。1115-1153年间,金太祖、太宗、熙宗和海陵王四帝以此为都,共38年。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主要由横竖相连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皇城作为金朝统治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坐落于南城的西北隅,始建于1124年(金天会二年),是仿北宋京都东京汴梁(今开封市)和辽大都的格局而建。全城周长11公里,设有马面、角楼、瓮城和护城河。经七、八百年风雨剥蚀,现在残存的夯土城垣仍高3-4米。南城西部宫城,中轴线上有一座五重宫殿遗址,两侧为左右廊基址,遗址上散布着黄、绿琉璃瓦等残砖断瓦。北城发现铁作坊遗址,曾出土铁制甲胄、铜镜、石臼、陶器等遗物,现有遗址南北两城保存较好。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于1982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阿城市 邮编:150300
电话:86-451-53773674

☚ 昂昂溪遗址   传统习俗/节庆会展 ☛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南2公里阿什河左岸。中国金代初期都城遗址。俗称白城。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帝,奠都于此。金太宗晟、熙宗亶继续营建。金天眷元年(1138)加号上京,府曰会宁。海陵王完颜亮于贞元元年(1153)迁都燕京,号中都,改上京为北京。正隆二年(1157)毁上京宫室,并削上京为会宁府。世宗大定二年(1162)复建宫殿,十三年(1173)恢复上京名号。公元1233年前后,蒙古军攻占该城,后曾设镇宁州,元末明初毁废。上京城由横竖相连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城垣夯土版筑,由护城河环卫。中间以腰垣为限,南城内偏西处有子城(皇城)。南北二城城墙与皇城内宫殿遗址保存较好。二城呈长方形,南城东西宽2148米,南北长1528米;北城宽1553米,长1828米。环城有马面遗迹82个。南北二城的5个突出角可见角楼遗迹和门址11处,其中5处带有瓮城址。皇城建于天会二年(1124),规制模仿北宋都城汴京(开封),南北长645米,东西宽500米,南墙保存较好,正中为午门,土筑,高约7米,为金朝早期建阙之处,午门以北中轴线上有5座宫殿台基。北城为商业、手工业、居民区,曾出土铁制甲胄、铜镜、陶器等,发现有冶铁作坊遗址。城东有一金代小城,相传宋徽、钦二宗曾囚禁于此。城西侧有座土台,高约13米,周长百余米,系阿骨打初葬之地。其东南有一残石柱础,为金初宁神殿遗址。《金史·太祖纪》:“天辅七年(1123)九月癸丑,梓棺运至上京,乙卯葬宫城西南,建宁神殿。”

☚ 3. 阿城市   松峰山 ☛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位于黑龙江省阿城县的白城。金朝早期都城遗址,保存较完好,城壕、城垣、堡垒、宫殿基址清晰可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