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蛾蝶 > 野蠶
野蠶 yěcán
野生之蠶。多指就桑食葉而作繭者,亦指柞蠶之類。《宋書·符瑞志》:“[孫權]黄龍三年夏,野蠶繭大如卵。”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乃服》:“野蠶自爲,出青州、沂水等,樹老即自生。其絲爲衣,能禦雨及垢污。其蛾出即能飛,不傳種紙上。”參見本類“蟓”。
野蚕
鳞翅目,家蚕蛾科。为害桑叶的害虫之一。长江流域年发生四代,以卵越冬。幼虫食害桑叶。初孵幼虫灰黑色,后呈褐色,最大体长约32毫米,头小,胸显著膨大,第二胸节背面有黑纹一对,周围红色,第3节背面有深褐色圆纹,第2腹节背面有两红褐色马蹄形纹,5腹节背面有两个淡褐色圆点,8腹节背面具臀角。防治方法:1.刮除虫卵,2.人工捏杀幼虫,3.可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3000—5000倍液喷杀。
野蚕Ye Chan
monk poet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Menglü.Works: Poetry Collection of Menglu,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