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重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重韵

重韵

作诗术语。近体诗押韵,一篇中不许用同字互押。如违反这一要求,称“重韵”。

☚ 出韵   葫芦韵 ☛
重韵

重韵

曲韵术语。指一曲内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字为韵脚。诗词忌重韵,曲则有各种情况。通常“一曲之中,有几韵脚,前后各别,不可犯重”(清李渔《闲情偶寄》),而在“独木桥体”,则句句用同一字韵;又一套曲中,前曲所押之字韵,后曲不妨重押;又联章体有“合前”,亦可重韵。一些曲学家主张,曲还是以不重韵为佳,如元周德清赞马致远《秋思》套曰:“此方是乐府,不重韵,无衬字,无险语……”

☚ 偷韵   换韵 ☛
重韵

重韵

唐宋词中有的用重韵,即韵脚用同一字相协。如毛熙震《后庭花》前后片两用“脸”字相协。也有在两片结句用同一字韵的,如史浩《浪淘沙令》上下片末尾均用“寿”字。此外有用叠字韵的,如吕渭老《惜分钗》上片用“重、重”二字叠韵,陆游《钗头凤》用“错、错、错”三字叠韵。此类重韵,在词中偶见,不作为常规。

☚ 用韵   改韵 ☛
重韵

重韵

一首诗中,重复出现某一韵脚,叫做“重韵”。古人往往不避重韵,今则用韵不宜重叠。宋周知和《松江诗话》:“杜子美一诗,押两‘萍’字,东坡一诗,押两‘耳’字,谓字同而意异,不妨重叠。又谓子美《八仙歌》押两‘船’字,在歌行则可,他不可为法。”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四:“汉、魏诗不忌重韵,《柏梁台》韵用三‘之’、三‘治’、二‘哉’、二‘时’、二‘来’、二‘材’,《陌上桑》用三‘头’、二‘隅’、二‘馀’、二‘夫’、二‘须’……至唐始严重韵,而卢照邻《长安古意》重‘相’字;李白《襄阳歌》重‘杯’字,《庐山谣》重‘长’字;杜甫《牵牛织女》诗重‘中’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三‘卒’字,《八哀诗》张九龄一首重‘省’字、重‘境’字,《园人送瓜》重‘草’字,《寄狄明府》重‘济’字,《饮中八仙歌》用三‘前’、二‘船’、二‘眠’、二‘天’;韩愈《此日足可惜》诗重‘光’、‘鸣’、‘更’、‘城’、‘狂’、‘江’字。宋人疑古无重韵,遂分杜公《饮中八仙》为八章,非也。”

☚ 相韵   掷韵 ☛

重韵

重韵

在一首诗中,再三用同一韵脚,叫做“重韵”。此在古人诗中虽屡见,然不免为病,仍宜力避。宋严有翼《艺苑雌黄》:“古人用韵,如《文选·古诗》、杜子美、韩退之,重复押韵者甚多。《文选·古诗》押二‘捉’字,曹子建《美女篇》押二‘难’字,谢灵运《述祖德诗》押二‘人’字,《南图诗》押二‘同’字,《初去郡诗》押二‘生’字,沈休文《钟山应教诗》押二‘足’字,任彦昇《哭范仆射诗》押三‘情’字、两‘生’字,陆士衡《赴洛诗》押二‘心’字,《猛虎行》押二‘阴’字,《拟古诗》押二‘音’字,《豫章行》押二‘阴’字,阮嗣宗《咏怀诗》押二‘归’字,……杜子美、韩退之,盖亦效古人之作。子美《饮中八仙歌》押二‘船’字、二‘眠’字、二‘天’字、三‘前’字,《园人送瓜诗》押二‘草’字,《上后园山脚》押二‘梁’字,《北征》押二‘日’字,《夔州咏怀》押二‘旋’字,《赠李秘书》押二‘虚’字,《赠李邕》押二‘厉’字,《赠汝阳王》押二‘陵’字,《喜岑、薛迁官》押二‘萍’字。退之《赠张籍》诗押二‘更’字、二‘狂’字、二‘鸣’字,二‘光’字,《岳阳楼别窦司直》押二‘向’字,《李花》押二‘花’字,《只鸟》押二‘州’字、二‘头”字、二‘秋’字、二‘休’字。”宋张镃《诗学规范》:“蔡絛言:少陵《饮中八仙歌》用韵,‘船’字、‘眠’字、‘天’字各再,‘前’字凡三,于古未见其体,予尝质之叔父文正,曰:此歌分八篇,人人各异制,虽重韵无妨,亦周诗分章意也。”

☚ 创格   重调 ☛

重韵

又称“复韵”。指《切韵》系韵书中同摄、同等、同开合的情况下分出的几个韵。如泰、咍,佳、皆、夬,耕、庚,删、山,覃、谈,咸、衔,等。这些重韵主要出现在一、二等韵中,所以又称为“一二等重韵”。关于重韵的性质,学术界认为是由于语音的差异,但有的认为是元音长短的不同,有的认为是元音音色的不同。

重韵

重韵

在一首曲子里重复押一个韵。这种情况与近体诗或词都不同。不只在套数中,韵脚用字比一首诗、词的韵脚用字多得多,有时不得不重韵,而且在韵脚用字少的小令中也可以重韵,甚至可以全首重韵,如周文质 〔叨叨令〕(《自叹》):“筑墙的曾入高宗梦,钓鱼的也应飞熊梦,受贫的是个凄凉梦,做官的是个荣华梦。笑煞人也末哥,笑煞人也末哥,梦中又说人间梦。”这种全首重韵的情况在整个元曲中虽较为罕见,但这正可说明元曲不避重韵的特点。

☚ 曲的借韵   平上互代 ☛
重韵

重韵

同摄、同等呼的字,在《广韵》里分为不同的韵,叫做“重韵”。如蟹摄二等韵“佳皆”,山摄二等韵“删山”都有开合两呼。咸摄一等韵“覃谈”,二等韵“咸衔”,三等韵“盐严”都只有开口呼。有的“重韵”有不同的历史来源。如“佳”韵字多来源于上古支部。“皆”韵字多来源于上古脂部。“覃”韵字多来源于上古侵部。“谈”韵字多来源于上古谈部。也有由上古同一韵部变来的。如“删”与“山”都来源于上古元部,“咸”“衔”“盐”“严”大都来源于上古谈部。“重韵”两两并列,韵母必然有某些差异,所以在构拟中将它们拟成不同的音。

☚ 又音   独韵 ☛

重韵

重韵

在诗的押韵位置上重复出现相同的韵字。这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宋词中一般也避免“重韵”。古诗及唐宋古体诗中允许“重韵”。如杜甫《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
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余,乔木上参天。


首四句重复押“鹃”字。再如柳宗元《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开旷延阳景,回薄攒林梢。……所赖山川客,扁舟枉长梢。……”在不相邻的句子中用“重韵”。宋词中的“同字叶韵”,即全首词的韵脚都是相同的一个字。如蒋捷《声声慢》全押“声”字,辛弃疾《柳梢青》全押“难”字等,这可说是有意为之的“重韵”。此外,元曲的押韵也不避“重韵”。
☚ 转韵   宽韵 ☛

重韵

指同摄同等同呼之内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韵类的情形。例如咸摄开口一等有覃、谈两韵,止摄合口三等里有支、脂、微三个韵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