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重庆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重庆话

重庆市通行的汉语西南官话方言。通常以老城区的话为代表,属四川话无入声区中人声归阳平类。 有声母19个 (含零声母): [p]、 [p‘]、[m]、[f]、[t]、 [t‘]、[n]、[ts]、[ts‘]、 [s]、 [z]、[]、 [tɕ‘]、 [ɕ]、 [k]、 [k‘]、 []、 [x]、 [∅]; 韵母36个: [a]、[ia]、[ua]、[o]、[yo]、[e]、[ie]、 [ue]、 [ye]、 [1]、 [i]、 [u]、 [y]、 []、[ai]、[iai ]、[uai]、[ei]、[uei ]、[au]、[iau]、[əu]、[iəu]、 [an]、[ian]、[uan]、 [yan]、 [ən]、[in]、 [uən]、 [yn]、 []、 []、 []、 []、[]; 声调4个: 阴平55、 阳平21、 上声42、 去声214。有两种较明显的变调现象: 阳平字和去声字重叠构成名词的后一字变读阴平。儿化韵也趋于简化。同四川话其他方言点相比,主要语言特点是: 声母没有卷舌音和舌面前鼻音 [], “连”、“年”、“严” 同音,读 [nian],[an]、[ian]、[uan]、[yan] 的韵尾鼻音发音着实。一些特殊的词汇语法现象, 如 “威威 (鹅)”、 “崽儿 [](男青年)”、“扮灯儿 (开玩笑)”、“脏班子 (丢脸)”; 亲属称谓面称多说双音节的 “爸爸”、“哥哥”、“姐姐”,而少说单音节的 “爸”、“哥”、“姐”(除非前面加上排行); 代词 “这” 说 [ne],“这儿”、“那儿”说“这里 [ne ni]”、“那里 [na ni]”或 “这点儿 []”、“那点儿 [], “这会儿、 “那会儿” 说 “这下儿 []”、 “那下儿[]” 或 “这阵儿 []、 “那阵儿”[na]”, “怎么” 多说 “啷个 []”, 少说 “咋个” 或 “咋”; 儿尾词、儿化词较多,特别是 [-n] 韵尾的人名多可儿化 (但姓氏不儿化), 表示排行的从 “三” 至 “九” 的数词也可儿化; 否定动词“没有” 说 “没得 [mei te]”; 表禁止主要用否定副词 “莫”,少说 “不要”; “很” 作状语时说 “嘿*[xe]”,如 “嘿*高”、“嘿好看”、“嘿气人”; 用“惨” 作形容词或某些动词的补语,表示程度极高。如 “好看惨了”、“热惨了”、“骂惨了”、“批评惨了”。重庆话内部也有一些差异,比如年青一代受普通话影响, 语音有向北京音靠拢的倾向: [] 声母字有的丢失声母, 如 “我 []”念 [o], “安[]”念 [an]; [iai] 韵字读成 [ie] 韵, 如 “解[]”念 [], “谐 []” 念 []; 古入声字中只有常用字还保留阳平念法,如 “黑 [xe2]”、“北 [pe2]”、 “雪 [2]”、“木 [mu2]”, 非常用字声调往往随北京音而定,有的字声母、韵母也因普通话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如“牧师”的“牧[mu2]”念[mu4],“足球”的“足[]”念[tsu2] ,“阁楼”的“阁[ko2]”念[ke2]。重庆市郊县除綦江话、江津话有入声,江北、璧山、永川、江津等地有舌面鼻音声母[]外,其余地区同老城区的话差别不大。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