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国民经济中全局性的重要比例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工业是生产资料的主要生产部门,农业和轻工业是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部门,因此,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是涉及社会主义经济成败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1955年底起,刘少奇首先召集国务院一些经济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座谈,提出了发展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随后,毛泽东从1956年2月起,召集了国务院有关工业、农业等34个部门的负责人听取汇报和座谈,总结国内和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适合我国情况的指导方针。在各部门的汇报中提出了关于产业结构问题,主要是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需要协调;从1949年到1955年,我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全面发展,但重工业增长速度最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重工业的基础则更加薄弱,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建设以重工业为中心是正确的;但重工业过分突出,比例关系不合理,会产生不良后果。苏联和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中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造成生活资料、工业原料不足,市场供应紧张,物价上涨,货币不稳,人民生活改善缓慢,以致影响社会安定,发生暴乱事件,我们应引以为鉴。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5月2日,他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第二次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初步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十分重视农业,他指出,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这是条重要的经验。同时,他也很重视重工业和轻工业,“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重工业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前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重工业不发展,轻工业、农业和其他经济部门就不能迅速发展,也不能建成现代化国防。但是,重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可以更多地为工业提供粮食、原料、资金和市场。轻工业的发展可以向全社会提供丰富的消费资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稳定市场,支援城市和重工业建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会使发展重工业的基础更加稳固。因此,要“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就必须采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重工业的发展,一定要同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有合理的比例关系,这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强国力的重要原则,这样,才能加强和巩固工农联盟,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以农轻重为序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