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

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而实施的有违自己真实意思并给自己造成较大损失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47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由以下条件构成: (1) 行为人对行为的性质、内容等存在认识上的错误,使其行为和后果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悖。这里包括主动作出意思表示的表意人的错误,也包括相对人受领表意人意思表示时理解上的错误,致使其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在的真实意思不一致。(2) 误解必须是重大的。这里的错误理解不是一般的误解,而是对影响民事法律行为效果的重要事项的误解。具体表现有: 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性质发生的误解,如将保管误解为赠与、将出租误解为出卖等;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如将此公司当作彼公司签订了合同。一般的现物买卖等,即使对对方当事人发生误解,也不会对当事人所为行为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一般不以误解为撤销合同的理由;但在以信赖、情感等因素为基础的如借贷、赠与、委托、保管等合同中,在以对其某种特别技能有重要作用的如约稿、演出、翻译等合同中,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极有可能对合同的成立、履行等产生重要影响,这样的误解应属重大误解。还有对标的物的误解,包括对标的物的品种、质量、数量等的误解,如将合成香料误解为天然香料,将临摹的画当作真迹;对合同义务履行的时间、地点、方式等的误解等。是否构成重大误解,应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考察。主观上误解人自己认为误解重大,社会上的一般人也认为此误解是重大的。客观上误解的事项的确是重要的,致使民事法律行为的结果与误解人自己的真实意思相悖,并因此给其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没有损失或者损失很小,即使行为人存有误解,也不能以重大误解为由,撤销这一民事法律行为。(3) 误解人对误解有过错。误解是表意人存在着认识上的错误,或者是其不知,或者是其误认,造成其表示与其意思相悖。这与因受欺诈、胁迫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同。尽管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与因受欺诈、胁迫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行为的后果与行为人的真实意思相悖,但是,因受欺诈、胁迫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过错在于欺诈、胁迫人一方,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过错则在于误解了的表意人自己。(4) 误解与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因果关系。误解人对行为内容认识上的错误与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之间存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误解人是在对行为内容的错误认知基础上实施的这一民事法律行为,没有这一误解就不会实施这一民事法律行为。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尽管是因为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毕竟也违背了意思自由的民法原则,法律还是为误解了的表意人提供了救济手段,但对误解人的保护应当是有限度的,不能不管误解的程度一概给予保护,只有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允许当事人通过诉讼或者仲裁程序予以撤销。参见“撤销权”(154页)。

☚ 相对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
0000047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