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官 地方官镇守地方的官员:镇臣 外放的地方官:阮始平 民国初的各省军政长官:都督 清代的省级地方长官:巡抚 抚军 抚台 节度使的省称:节使 清代省以下、府以上一级为官员:道台七品黄堂龙节 龙符 方伯连帅 旧时对地方长官的敬称:明尹 管民政的地方官:牧司 地方最高长官:总督 地方方面长官:藩镇 地位重要、实力雄厚的藩镇:雄藩 乡官:里正 里吏 里宰 里司 里君 里魁 里老 里胥 里长 里中主事的人:里尹 周代指乡大夫:乡长 村长:村正 ☚ 京官 诸侯 ☛ 里君官名。商代至春秋时期管理被统治部族的基层官吏。《尚书·酒诰》记述商代内服官制以“百姓”与“里居(君)”为两个相对应的官名。商代对于被统治部族,仍保留其原来农村公社的形式,对于原来公社的土地分配、生产组织,国家并未加以何种收编,以“邑”的名称保存下来,而成为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及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任命原有的公社首领出任为商代政府的代理人和征税吏,《酒诰》中称之为里君,应是周人的语言。西周的里君,见于西周金文《令方彝》、《史颂鼎》等。里为居于野鄙的遂中的被统治部族的管理单位,助耕公田也是以里为组织单位的。春秋末期农村公社瓦解,里君亦改称为里宰、里正或里长。参见“邻里”。 |